五年寓黄阁,盛服朝玄端。
愧无昔人姿,谬作奇章迁。
还从九渊底,回望百尺巅。
身世俱一梦,往来适三餐。
天公本无心,谁为此由缘。
从今罢述作,尽付逍遥篇。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是苏辙的一首诗词,描写了自己在黄阁度过的五年时光,感慨自己的身世和人生的虚幻与短暂。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五年住在黄阁里,盛装朝拜朝廷庄严。
惭愧没有古人的风采,自谦为了文采而转变。
曾经从深渊底部回望,俯瞰百尺高峰的景象。
身世与世间皆如梦幻,往来只为满足三餐。
天公本无所求,谁为此次转变负责。
从今以后停止写作,将一切交给逍遥自在的篇章。
诗意:
这首诗词反映了苏辙在黄阁度过五年时光的心情和思考。他在朝廷中朝拜时,感到自己的形象和风采远不及古人,认为自己的成就是虚幻的。他回顾自己的经历,仿佛从深渊底部回望高峰,意味着他对自己的人生和身世有所怀疑和反思。他认为人生如梦幻一般短暂,过去的种种经历只是为了生存而奔波,而天命却无所谓,一切都是由缘分所决定。最后,他宣布停止写作,将一切交给逍遥自在的篇章,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态度。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辙对自己人生和身世的思考,并表达了一种对虚幻与短暂的认知。诗人通过对自己与古人的比较,展现了自谦和低调的性格,同时也反映了对自己成就的不满。诗中的回望和俯瞰意象,给人以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启示。诗人通过描绘人生如梦幻一般的短暂性和不确定性,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追问。最后,诗人选择停止写作,将一切交给逍遥自在的篇章,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态度和对自由自在的追求。
整首诗词情感深沉,意境优美。通过对自身及人生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对理想追求的向往。这首诗词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自由自在的追求,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超脱尘世的意味。
夜宿山家谢主翁,安排席藁地炉东。枕头就借支机石,帕额聊防箭隙风。酒瓮下眠添古话,牛衣中卧有时通。老吾看破人閒事,锦帐牙床总是空。
三湘七泽云连水,短棹意行无远迩。江花时傍绿蓑飞,水鸟忽从清唱起。醉后懽呼踏浪儿,鲔可鱠兮粳可炊。芳草从教天样远,都无闲恨可萋迷。碧桃几片来何处,试访秦人武陵路。
绿眼胡鹰踏锦鞲,五花骢马白貂裘。往来三市无人识,倒把金鞭上酒楼。
晷影推移线日长,无言童子自商量。虽然不是神仙药,海止传来第一方。
欲令雪貌带红芳,更取金瓶泻玉浆。凤管鹤声来未足,懒眠秋月忆萧郎。
吾衰矣,百事且随缘。只字不笺天。几曾三宿为归计,更巴一岁是希年。记儿时,闻祖父,说隆乾。我不与、少年争遇合。你莫共、老僧争戒腊。靴皱面。帨垂肩。锦袍夺去饶之问,虎皮撤起付伊川。剩空身,无长物,可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