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

尝闻左师言,少子古所喜。
二儿从两父,服辱了百事。
佳子何关人,自怪余此意。
看书时独笑,屡与古人值。
他年会六子,道眼谁最驶。
衣钵傥可传,田园不须置。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是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曾听左师言,古时少年欢喜。
两位先生的儿子,经历屈辱百事。
美好的儿子何关他人,自责我这份心意。
独自阅读书籍时,频频与古人相遇。
将来与六位子弟会面,谁的眼光最敏锐?
道法是否传承,农田园地是否需要安置。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辙对子瞻和陶渊明的致赞之作。苏辙曾听到左师(指司马光)说过,古时的年轻人都非常喜爱学习。他通过对比自己的两个儿子的经历,反思了自己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方式。他表示,优秀的子女不应该受到外界的干扰和质疑,而应该自信地坚持自己的志向和信念。在独自阅读书籍的时候,他常常会被古人的智慧所感动,也会在心中与古人产生共鸣。最后,苏辙表达了自己对未来与六个子弟相聚的期待,想要看看谁会成为最有远见的人。他还思考了道家的传承和农田园地的管理问题。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辙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通过对子瞻和陶渊明的赞美和自我反思,展示了对教育和家庭的思考。诗中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子女成长的关怀和期望,同时也揭示了他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对古人智慧的敬仰。通过对古人的学习和借鉴,苏辙试图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并希望将这种智慧传承给后代。整首诗词抒发了作者对家庭、教育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子女成长的殷切希望。

  • 《朝中措》

    屑瑶飘絮满层空。人在广寒宫。已觉楼台改观,渐看桃李春融。一城和气,宾筵不夜,舞态回风。正是为霖手段,南来先做年丰。

  • 《估客行》

    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

  • 《杜鹃行》

    杜鹃哭,杜鹃哭。微雨村,远烟麓。山花红,江枫绿。一声残,一声续。一声一声复一声,不管世间银发生。啼尽天涯夕阳影,又向空中啼月明。山中憔悴人,无绪伤春色。今古兴亡一肚脾,临风再拜君得知。两行茅舍苍烟泪,滴破浣花溪上诗。

  • 《赠写神者》

    弄墨调朱妙如神,底能瞥见写吾真。丁宁骨骼从渠湾,自有书生一样人。

  • 《马当风涛中》

    从祖昔为州别驾,上书尝欲径枞阳。乘危更觉思遗迹,惭愧篙师戒马当。

  • 《送欧阳仲勉通判渭州》

    当年笔战共词场,老大联祛振鹭行。荐牍北来当玉座,轺车西去拥银章。潼关晓色云藏市,渭贡春寒菜有霜。公退登临多绝唱,解因风月记江乡。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