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宗易作屋之什》

欲因旧筑倍劳形,昔在先生配二程。
梅树护持供北顾,萱堂润色作东荣。
但堪樽俎来三益,何必籓墙屏五兵。
若徙荼醾分乞我,亦令儿辈记家声。

作者介绍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爲永嘉学派巨擘。孝宗干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歷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爲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贊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爲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爲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謚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和宗易作屋之什》是宋代诗人陈傅良的作品。这首诗词描述了陈傅良为了纪念先生宗易而重修旧居的情景。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欲因旧筑倍劳形,
昔在先生配二程。
梅树护持供北顾,
萱堂润色作东荣。
但堪樽俎来三益,
何必籓墙屏五兵。
若徙荼醾分乞我,
亦令儿辈记家声。

这首诗词充满了对先生宗易的崇敬和怀念之情。陈傅良为了纪念先生,不惜加倍劳累自己修缮旧居。他回忆起先生宗易曾与二程(指程颐和程灏)一起在这里讲学的情景。诗中提到的梅树象征着坚贞和持久的品质,它们作为守护者,向北方展现了自己的美丽。而萱堂则象征着光明和荣耀,陈傅良将其装点得更加精美。他感慨地说,与其修建高墙和设立屏障来防御敌人,不如借助酒宴和琴棋书画的雅事来增进友谊。最后,他表示如果他能成为先生的继承者,也会让子孙后代铭记他的家族和声名。

这首诗词表达了陈傅良对先生宗易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友谊和文化传统的珍视。通过修缮旧居,他希望能延续先生的精神,并将这份家族的荣耀传承下去。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文人士人情怀和对传统价值的追求。

  • 《捣练子 赠清净散人》

    休执拗,莫痴顽。休迷假相莫悭贪。休起愁,莫害惭。听予劝,访长安。逍遥坦荡得真欢。守清净,结大丹。

  • 《天上谣》

    千尺仙台冰玉轩,云中鸡犬寂无喧。桂花浑白如人世,露湿霓裳冷不翻。

  • 《开东园路北至山脚因治路傍隙地杂植花草》

    病眼逢人每嬾开,正须此地洗氛埃。数枝梅向林梢出,一脉泉从岭背来。藤杖有时缘石磴,风炉随处置茶杯。残躯自笑如春草,又喜天边斗柄回。

  • 《遇秋塘陈老丈》

    水匝桥横处士家,东轩书册旧生涯。秋风满径一筇晚,柳未全疎桂欲花。

  • 《赠李士宁》

    蜀狂士宁者,不邪亦不正。混世使人疑,诡谲非一行。平生不把笔,对酒时高咏。初如不著意,语出多奇劲。倾财解人难,去不道名姓。金钱买酒醉高楼,明月空床眠不醒。一身四海即为家,独行万里聊乘兴。既不采药卖都市,又不点石化黄金。进不干公卿,退不隐山林。与之游者但爱其人

  • 《享先农乐章·肃和》

    樽彝既列,瑚簋方荐。歌工载登,币礼斯奠。肃肃享祀,颙颙缨弁。神之听之,福流寰县。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