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各有所好,物固无常宜。
谁谓尔能舞,不如闲立时。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鹤》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人各有所好,
物固无常宜。
谁谓尔能舞,
不如闲立时。
这首诗表达了人们有各自的喜好,而物体本身并没有固定的适宜状态。诗人通过描绘"鹤"来表达这一观点。"鹤"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祥瑞的象征,往往与长寿、自由和高尚的品质联系在一起。
诗的第一句"人各有所好"指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追求,这是个人的主观感受。而第二句"物固无常宜"则强调了物体本身并没有一成不变的适宜状态,它们的属性和特性是多变的。
接着,诗人以"鹤"为例,用"谁谓尔能舞"来质疑那些认为鹤只有在舞动时才能展现其美丽的人。诗人认为,与其追求表面的繁华与动感,不如享受它们在宁静中的存在。因此,最后一句"不如闲立时"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静谧状态的推崇。
这首诗词的诗意在于提醒人们不要过于追求外在的繁华和动感,而是应该珍惜宁静、静谧的存在。通过"鹤"这一寓言形象,诗人传递了对内心平静、宁静生活的推崇。他认为,与其追逐虚荣和表面的光鲜,不如静心享受当下的宁静与自然之美。
这首诗的赏析中,诗人通过"鹤"这个象征性的形象,巧妙地表达了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他通过对鹤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境界,强调内心的宁静与静谧。与其被外界的喧嚣所左右,不如学习鹤的静立,保持内心的平和与从容,欣赏自然与生活中的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鹤》通过对"鹤"的描绘,表达了人们追求内心宁静与从容的思考,呼唤人们在喧嚣的世界中停下脚步,静心感悟生活的真谛。
阴宰弄精神,空中舞玉尘。入檐灯影乱,折竹晓声频。照幌光侵曙,欺梅气压春。老夫贪快赏,呵冻拂乌巾。
老子从来薄宦情,不辞落魄锦官城。生前犹著几两屐,身後更须千载名。楼外雪山森晓色,井边风叶战秋声。一尊尚有临邛酒,却为无忧得细倾。
石激幽泉响,风排古木号。离城未多远,去地不胜高。出处向来误,是非何处逃。安期相领略,回首付儿曹。
秋入淮乡老,风连塞雁悲。一书烦故书,七字更新奇。我已归帆日,公方客馆时。天涯每相遇,不敢爱于诗。
四壁垣衣钓具腥,已甘衡泌号沉冥。伶伦近日无侯白,奴仆当时有卫青。花月病怀看酒谱,云萝幽信寄茶经。茅君使者萧闲甚,独理丛毛向户庭。
堪嗟劫运永嘉末,忽梦清风乾道初。二十年间閒处士,可能身世得同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