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横吹曲辞·出塞》

黄砂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作者介绍

王之涣,幷州人,兄之咸、之贲皆有文名。天宝间,与王昌龄、崔国辅、郑昈联唱迭和,名动一时。诗六首。

作品评述

《横吹曲辞·出塞》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黄砂直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光不度玉门关。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出征的壮丽景象。黄色的沙尘直冲云霄,孤独的城池耸立在高耸的山峰之间。诗人表达了对出征的士兵的赞美和思念之情,同时表达了对战争和岁月流转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描绘了边塞的景象,展现了边疆戍卫的艰辛和壮丽。下面是对每个句子的具体分析:

- "黄砂直上白云间":通过描绘黄色的沙尘直冲云霄,表达了边塞地区风沙弥漫的景象。黄色的沙尘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边塞的孤独,与高高的白云形成鲜明的对比。
- "一片孤城万仞山":这句描述了孤独城池的壮丽景象。城池高耸在万丈的山峰之间,给人一种雄伟而壮丽的感觉。孤城象征着边塞的孤独和坚守。
- "羌笛何须怨杨柳":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士兵的赞美和思念之情。羌笛是边塞地区的特色乐器,诗人表明士兵们无需怨恨杨柳的柔软,因为他们拥有坚韧不拔的品质。这里也暗示了士兵们的豪情和英勇。
- "春光不度玉门关":这句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春光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更替,而玉门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也代表着边塞的边界。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无情流逝的感叹,同时也暗示了士兵们不能享受春光,而是要坚守边塞。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边塞的荒凉和边疆戍卫的艰辛,表达了对士兵的赞美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岁月更迭的感慨。这首诗词以其雄浑的气势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唐代边塞风貌和诗人的情感体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和陶赠羊长史》

    我非皇甫谧,门人如挚虞。不持两鸱酒,肯借一车书。欲令海外士,观经似鸿都。结发事文史,俯仰六十喻。老马不耐放,长鸣思服舆。故知根尘在,未免病药俱。念君千里足,历块犹踟蹰。好学真伯业,比肩可相如。此书久已熟,救我今荒芜。顾惭桑榆迫,久厌诗书娱。奏赋病未能,草玄

  • 《句》

    未飞三日雪,却报一枝春。

  • 《行休宁县南山中》

    我非尘中人,素心在尘外。深谷行人稀,幽赏与心会。原畴苎苗肥,岭坞杉木大。女绩男斧斤,生理于此赖。稻畦无凶年,山泉百道溉。水满时自舂,奇哉涧边碓。惜我乏寸土,把茅不容盖。老矣徒空谈,惘惘发深慨。

  • 《芝山智默长老请赞密庵先师》

    击石火里穿辽天鼻孔,妙转机前打凤罗龙。正法眼,瞎驴边。灭却被沙盆,扶临济正宗。门庭峭峻,孰敢当锋,铁壁银山一线通。

  • 《水调歌头》

    雷在地中复,山下出泉蒙。枢机合发,时惟君子为能通。初九潜龙勿用,上九亢龙有悔,溟滓萃黄宫。大畜有攸利,善继养元雄。剥鸿蒙,求鼎实。作参同。有孚盈缶,油然道济沛其丰。酬酢噬金遁*,鲋瓮包承敝漏,退食总由公。纳约自户牖,其道永无穷。

  • 《荼釄洞》

    春花苦无阴,况与花俱秀。好在月明中,仰攀仍落嗅。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