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出昆仑中,长波接汉空。
桃花来马颊,竹箭入龙宫。
德水千年变,荣光五色通。
若披兰叶检,□□□□□。
李峤,字巨山,赵州贊皇人。儿时梦人遗双笔,由是有文辞。弱冠擢进士第,始调安定尉,举制策甲科。武后时,官凤阁舍人,每有大手笔,皆特命峤为之,累迁鸾臺侍郎,知政事,封赵国公。景龙中,以特进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睿宗立,出刺怀州,明皇贬为滁州别驾,改庐州。峤富于才思,初与王、杨接踵,中与崔、苏齐名,晚诸人没,独为文章宿老,一时学者取法焉。集五十卷,今编诗五卷。
《河》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具体内容为:源出昆仑中,长波接汉空。桃花来马颊,竹箭入龙宫。德水千年变,荣光五色通。若披兰叶检,□□□□□。。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河》
源头位于昆仑山中,长波汇入辽阔的汉江舒朗。桃花繁盛,美伦之香犹如触及马嘴,竹箭从而入洞府,意指时光流转,景象独特。德水流动了千年,财富和荣耀五彩缤纷宣扬。若是羞愧的水波沾染了兰叶,它会如何自省?
这首诗词表现了大自然的壮美景观和河流的富饶,以及水的变化。作者通过描述河流源头昆仑山的壮丽,以及长波汇入汉江的壮观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浩渺和变化。桃花盛开的描写增添了一丝温馨和生机,而竹箭入龙宫的形象则展现了河流的神秘与深邃。诗中提到的德水千年变、荣光五色通,表达了河水带来的财富和荣誉的象征意义,彰显了河流的重要性。最后一句诗是作者对河流的一种想象和推理,若河水沾染了兰叶,作者希望它能自省其身份和本质,以表达一种情感和探索。
这首诗词通过对河流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呈现出大自然的神奇和壮美之处,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对河流的赞美和思考。整篇诗词意蕴深远,给人以启迪和遐思,展现了唐代对自然、人文和哲学的独特的诗意。
又挂寒帆向锦川,木兰舟里过残年。自修姹姹炉中物,拟作飘飘水上仙。三峡浪喧明月夜,万州山到夕阳天。来年的有荆南信,回札应缄十色笺。
昔人风调谁高,二疏盛日还乡里。公卿祖道,百城围尽,争传佳事。闻自垂车日,都门外、送车凡几。今世无工,尽置之勿道,焜煌处、独青史。佳甚东阳山水。是昔时、钓游某地。风流脱似,洛中耆老,一人而已。好为霞觞酹,正庭阶、彩衣荣侍。便明朝有诏,启门解说,值先生醉。
道明回诏乐清间,便向中朝脱冕冠。百日秉枢登相府,千年青史表旌桓。泰运正隆嫌气热,干网初整畏冰寒。逍遥唱和多高致,仪象霜风俾后看。
自遣迎君骑,期君指日来。胡为多坎坷,欲动却迟回。望眼凝还断,愁怀郁不开。相过须有早,莫待折寒梅。
振万方明德,疾徐咸可观。铿锵动金奏,蹈厉总朱干。夹进昭威武,申央警宴安。守方推猛士,当用鹖为冠。
年加心地转如灰,书箧经旬亦懒开。诗句偶吟皆感事,文章无用独伤才。秋蝉残韵摇疏树,夕照寒光下古台。闲绕岸莎看野水,暗流红叶不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