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红梅花》

瘦倚西冈石圃阴,玉容忽抹艳妆深。
染春应借东君手,眩眼曾疑北客心。
霞吐丰姿情脉脉,雪遗香影梦沈沈。
粥饧风景清明近,错认庐山种一林。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爲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着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董嗣杲词,一至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庐山集》爲底本,第六卷以《四库全书·英溪集》爲底本,七、八两卷以清光绪丁氏嘉惠堂刊《西湖百咏》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从《诗渊》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九卷,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诗编爲第十卷。

作品评述

《红梅花》是宋代诗人董嗣杲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红梅花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红梅花的赞美和自然景色的感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

瘦弱地倚靠在西冈的石头园阴下,
玉容突然抹上迷人的妆容。
这春天的色彩应该是借助东方的君王之手染上的,
使人眼花缭乱,仿佛北方的客人的心思。
红霞吐露出丰盈的姿态,充满深情,
雪花留下香气和优美的影子,沉沉地入梦。
稀稀疏疏的粥饧,风景清明将近,
错把庐山认作是一片林海。

诗意和赏析:
《红梅花》这首诗以红梅花为主题,通过对红梅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红梅花的赞美之情。诗中使用了一系列细腻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红梅花的深情和景色的感悟。

首先,诗中描述了瘦弱的红梅花倚靠在西冈的石头园阴下,形容了红梅花的娇嫩和柔弱。接着,作者突出了红梅花的美丽,形容红梅花的玉容抹上了迷人的妆容,使其更加艳丽动人。

然后,诗中提到这春天的色彩似乎是借助东方的君王之手染上的,暗示了红梅花的珍贵和高贵。这种色彩使人眼花缭乱,仿佛能看到北方客人的心思,表达了作者对红梅花深深的着迷和惊叹。

接着,诗中通过“红霞吐露出丰盈的姿态,充满深情”和“雪花留下香气和优美的影子,沉沉地入梦”的描写,展示了红梅花的魅力和纯洁。红霞的姿态丰盈而深情,雪花的香气和影子则带有一种沉静和梦幻的美感。

最后,诗中提到“稀稀疏疏的粥饧,风景清明将近,错把庐山认作是一片林海”,通过对风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将近和景色的期待与感叹。诗中的“庐山种一林”则是一种错觉,强调了作者对景色的迷失与错认。

总体而言,董嗣杲的《红梅花》以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对红梅花的赞美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悟。通过对红梅花的描绘,诗人将其与春天的色彩、人们的心思和自然景色相融合,创造出一幅充满深情和梦幻感的画面。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语言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红梅花的美丽和高贵,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和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渴望。整首诗词意境优美,情感真挚,使人感受到了红梅花的独特魅力和作者对自然美的敏感和赞美。

  • 《送韦评事》

    欲逐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

  • 《生查子》

    城头长短更,水调高低唱。别酒不盈斟,泪洒风烟上。明年二月时,更向城阴望。只有旧歌辞,传作风流样。

  • 《洛阳春吟》

    用尽四时周一岁,唯春能见好花开。十千买酒未为贵,既去红芳岂再来。

  • 《上姑丈闾丘通牧少卿》

    天下一大器,安危系平倾。哲王慎民监,措术如和羹。辛甘或偏长,非可制割烹。五味既可口,君子尝曰平。方今太平君,戒欹如持盈。乞言用龟监,履德均权衡。庶民虽惷愚,一或非所营。视之如己内,涂污千仞坑。是用选贤德,告戒敷至诚。曰虽一人良,万邦咸以贞。尚赖尔庶牧,裨朕

  • 《木兰花慢 中秋》

    又中秋届候,日初沈,夜微凉。对烟障云屏,良朋益友,逸兴何长。飙然玉轮宛转,历茫茫、巨浸跃天网。碾破玻璃万顷,洞明三界十方。宜将。火枣交梨,开清赏,胜飞觞。肆雅志幽怀,遐襟旷迹,百虑俱忘。*思教风始振,感重阳、隐语示回阳。桂树香传十九,致余极味先尝。

  • 《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