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好唯伤白,今红是绝奇。
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
烘笑從人赠,酡颜任笛吹。
未应娇意急,发赤怒春迟。
石延年(九九四~一○四一),字曼卿,一字安仁,先世幽州(治所在今北京)人,家于宋城(今河南商丘)。真宗时,以三举进士补三班奉职。仁宗天圣四年(一○二六),知济州金乡县。后改通判干宁事、永静军。入爲大理评事、直集贤院。明道元年(一○三二),加馆阁校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一)。景祐二年(一○三五),通判海州(同上书卷一一六)。康定元年(一○四○),奉使河东(同上书卷一二七)。二年二年,以太子中臺、秘阁校理卒于京,年四十八(《欧阳文忠公集》卷二四《石曼卿墓表》)。有《石曼卿集》(《郡斋读书志》卷一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作《石曼卿诗》)一卷,《宋史·艺文志》作《石延年诗》二卷。《宋史》卷四四二有传。 石延年诗,以抄本《两宋名贤小集·石曼卿集》一卷(原本藏臺湾,北京图书馆有缩微胶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宋文鑑》(《四部丛刊》本)等书所引。又清李振纲辑《石学士诗集》一卷(道光二十年刊本),较底本收诗爲多,今删其重出,以其所余参校诸书所引,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和残句合编一卷。
《红梅》是宋代诗人石延年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红梅》
梅花儿本来娇美,只是伤了它的本色,如今开出红色花朵,真是绝妙的奇观。看着桃花没有绿叶相伴,可以断定它是桃花;而看着杏花有青翠的枝条,可以辨认出它是杏花。这红梅花被人们拿来描绘笑声,像是从人们的赠礼中传来的笑声;它的脸颊红润,任凭笛子吹奏。尽管它还没有应答到春天的娇意,却已经急不可耐地绽放出鲜艳的红色。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红梅花为主题,通过对红梅与其他花朵的比较,表达了红梅的独特之处和美丽。梅花原本是白色的,但被伤害后开出红花,给人以绝妙的惊喜。诗人通过对红梅的描述,展示了它的美丽和与众不同之处。红梅的红色被用来象征笑声,传达出欢乐的氛围。尽管红梅还没有完全迎来春天,但它已经焕发出鲜艳的色彩,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红梅花的特点和美丽。诗人通过对比桃花和杏花,突出了红梅的独特之处。红梅本身是白色的,但它的花朵呈现出红色,这种转变给人以惊喜和奇特之感。红梅的红色被赋予了象征笑声的意义,诗人将其与人们的赠礼和笛子的吹奏相联系,传达出欢乐和喜庆的氛围。
诗中还表达了红梅花在春天来临之前就已经急不可耐地绽放,这种急迫和坚韧的精神也给人以启示。红梅在寒冷的冬季中开花,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寓意着希望和生命力的存在。
整首诗词虽然只有八句,但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表达,生动地描绘了红梅的美丽形象,展示了自然界的奇妙变化和生命力的顽强。它让人们感受到了春天即将到来的喜悦,并通过红梅的形象传递出坚韧和希望的信息。
读书已负少年时,老大空疏愧我知。汝肯为余偿此志,虽穷亦是起家儿。
万里烟尘客,三春桃李时。事去纷无限,愁来不自持。狂歌欲叹凤,失路反占龟。草碍人行缓,花繁鸟度迟。彼美参卿事,留连求友诗。安知倦游子,两鬓渐如丝。
杯盘草草,园亭小小,不用罗帷锦幄。酴醿本是殿余春,更风雨、无端趱却。有词可和,有棋可赌,杂以诙谐戏谑。闲时日日可遨嬉,又选甚,花开花落。
当初只欲转头衔,转得头衔转不堪。何似仁王高阁上,倚栏闲唱望江南。
锈服霍嫖姚。
决狱初迎雨,开仓旋嚷。青黄今接夏,饥疫免忧春。帘密风时度,宫深日倍长。纻罗随节赐,黍麦趁新尝。执热宁忘濯,清心自释烦。东朝闻好语,畏日解余暄。山磨玉尘除旧廪,捧箱采缕看新丝。一年丰乐今将半,两殿欢声外得知。舟楫喧呼招屈处,禽鱼鼓舞放生中。百官却拜枭羹赐,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