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生积衅久,天欲尽杀之。
干戈杀不尽,继以大旱饥。
田野委饿莩,道路纷流离。
众人识天意,不敢加扶持。
公怀佛子性,逆天救民命。
擅移太仓粟,众拂生尘甑。
全活十万家,九州咏仁政。
逆天天弗怒,鬼神胡不恕。
白玉尚指瑕,青蝇工点素。
秋风动莼鲈,公亦思归去。
问公归去兮,苍生谁怙恃。
诗词:《湖北上吴胜之运使有感而言非诗也》
苍生积衅久,
天欲尽杀之。
干戈杀不尽,
继以大旱饥。
田野委饿莩,
道路纷流离。
众人识天意,
不敢加扶持。
公怀佛子性,
逆天救民命。
擅移太仓粟,
众拂生尘甑。
全活十万家,
九州咏仁政。
逆天天弗怒,
鬼神胡不恕。
白玉尚指瑕,
青蝇工点素。
秋风动莼鲈,
公亦思归去。
问公归去兮,
苍生谁怙恃。
中文译文:
湖北上吴胜之运使有感而言非诗也
苍生积聚矛盾已久,
天意似乎要将他们全部屠戮。
战乱不断,杀戮无休止,
接着又遭受着旱灾和饥荒。
田野荒芜,人们挨饿受苦,
道路上流离失所的人络绎不绝。
众人明白天意,却不敢干涉,
任由苍生自生自灭,不敢伸出援手。
但公却怀抱着佛教的慈悲本性,
逆天而行,拯救苍生的命运。
他私自调拨了太仓的粮食,
让众人拂去了生活中的尘埃和困苦。
十万家庭得以生存,
九州大地赞颂着仁政的光辉。
逆天而行,天地却不发怒,
鬼神又怎能不宽恕公的行为呢?
白玉虽然有瑕疵,
但公仍然指引着它的美好一面。
就像苍蝇在点缀素菜一样,
公将平凡之物点缀得生机盎然。
秋风拂动着湖水中的莼鲈,
公也在思念着自己的归乡之路。
问公归去之后,
苍生将依靠谁来抚慰他们的心灵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戴复古的湖北上吴胜之运使的亲身经历为背景,描绘了宋代时期社会动荡、自然灾害和人民苦难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苍生的困境和天意的无情,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之情。
然而,诗中出现了一个仁慈的官员(公),他以佛教的慈悲为心态,逆天而行,秘密调拨粮食,拯救了数以万计的家庭,得到了众人的赞颂和歌颂。诗人通过对公的赞颂,表达了对善行和仁政的向往,以及对人性的强调。
诗中还通过白玉和青蝇的形象比喻,表达了对公品格的理解。白玉尽管有瑕疵,但仍然具有美好的一面,象征着公的品德和行为;而青蝇点缀素菜则表示公将平凡之物点缀得生机盎然,展示了他对细节的关注和塑造的能力。
整首诗词通过对苍生疾苦的描绘和公的仁慈行为的赞颂,表达了对社会正义、仁政和人性善良的渴望。诗人呼吁人们不要袖手旁观,而是以善行和仁爱之心来拯救他人,以期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秋意满平芜。梦绕*鲈。一江烟水雁来初。昨夜西风吹杜若,渺渺愁予。人隔楚天隅。相望踌蹰。想应多病故人疏。门巷凄凉谁买赋,瘦也相
晞发沧浪上,滩声近广骚。绿围齐长柳,红糁半含桃。欲寡堪增寿,闲多更养高。佳哉凤凰垅,悲甚付乌号。
四月圆荷钱学铸。鳞鳞波暖鸳鸯语。无数燕雏来又去。鱼未取。钓丝直上晴蜓聚。风弄碧漪摇岛屿。奇云蘸影千峰舞。骑马官人江上驻。天且暮。借舟送过沧浪渡。
害风仙。害风仙。万事俱忘理太玄。调和汞与铅。结金莲。结金莲。九转功成性月圆。超凡入洞天。
黄州逐客未赐环,江南江北饱看山。玉堂卧对郭熙画,发兴已在青林间。郭熙官画但荒远,短纸曲折开秋晚。江村烟外雨脚明,归雁行边余叠巘。坐思黄柑洞庭霜,恨身不如雁随阳。熙今头白有眼力,尚能弄笔映窗光。画取江南好风日,慰此将老镜中发。但熙肯画宽作程,十日五日一水石。
观君法苑思冲虚,使我真乘刃有馀。若使龙光时可待,应怜僧肇论成初。五车外典知谁敌,九趣多才恐不如。萧寺讲轩横淡荡,帝乡云树正扶疏。几生曾得闍瑜意,今日堪将贝叶书。一振微言冠千古,何人执卷问吾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