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蛾渺云端,流水但空谷。
尚喜云外山,娟娟作眉绿。
佳人不可见,夜半风满竹。
竹声入清梦,夜客慰孤宿。
山中富兰若,欲往宁畏独。
老僧亦知人,逢场共竿木。
林芳得清心,幽涧供濯足。
便可赋归欤,箪瓢胜鼎肉。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爲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护国寺次韵婺州韵》是宋代诗人韩元吉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双蛾渺云端,流水但空谷。
中文译文:两只蛾子飞在遥远的云端上,水流只在空谷中流淌。
诗意:这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寺庙氛围,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中融入了人情味和思考哲理,表达了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境遇的感叹和思索。
赏析: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双蛾在云端飞舞和流水在空谷中流淌的形象,表现出一种遥远、虚幻的感觉。诗人在观察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诗中提到了喜欢云外的山峰和婺州的山水景色,以及美人的形象,但却不能见到她。夜半时分,风吹拂着竹林,发出悦耳的声音,给孤独的客人带来慰藉。山中有茂盛的兰花,想去一探究竟,但又害怕独自前往。老僧也懂得人情,遇到共同的场合,大家一起拉竿木(一种游戏),增进了友谊。林中的芳草使心灵得到净化,幽涧供给了清洁足部的场所。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归家的愿望,认为箪瓢(简朴的生活方式)胜过鼎肉(丰裕的生活)。
整体上,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借助自然景色和寺庙的意象,抒发了对自然、对人生、对情感的感悟和思索,展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和深邃的思想。
胡寇尚未尽,大军镇关门。旌旗遍草木,兵马如云屯。圣朝正用武,诸将皆承恩。不见征战功,但闻歌吹喧。儒生有长策,闭口不敢言。昨从关东来,思与故人论。何为廊庙器,至今居外藩。黄霸宁淹留,苍生望腾鶱.卷帘见西岳,仙掌明朝暾。昨夜闻春风,戴胜过后园。各自限官守,何由
北客怜同姓,南流感似人。相分岂相忘,临路更情亲。
白帝城中云出门, 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峡雷霆斗, 古木苍藤日月昏。戎马不如归马逸, 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尽, 恸哭秋原何处村?
受降临轵道,争长趣鸿门。驱传渭桥上,观兵细柳屯。夜宴经柏谷,朝游出杜原。终藉叔孙礼,方知皇帝尊。
净土虽周遍,标方必在西。一心无彼此,九品自高低。久别情无奈,重旭路不迷。依凭法藏愿,名字欲先题。
幸脱尘氛入帝城,又携幽恨满归程。雁行不整关心事,深媿汉人千虑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