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腾身是凉州儿,肌肤如玉鼻如锥。
桐布轻衫前后卷,葡萄长带一边垂。
帐前跪作本音语,拾襟搅袖为君舞。
安西旧牧收泪看,洛下词人抄曲与。
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
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
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
丝桐忽奏一曲终,呜呜画角城头发。
胡腾儿,胡腾儿,故乡路断知不知。
李端,字正已,赵郡人,大历五年进士。与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唱和,号大历十才子。尝客驸马郭暧第,赋诗冠其坐客。初授校书郎,后移疾江南,官杭州司马卒。集三卷,今编诗三卷。
诗词《胡腾儿》是唐代诗人李端创作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胡腾儿》
胡腾身是凉州儿,
肌肤如玉鼻如锥。
桐布轻衫前后卷,
葡萄长带一边垂。
帐前跪作本音语,
拾襟搅袖为君舞。
安西旧牧收泪看,
洛下词人抄曲与。
扬眉动目踏花毡,
红汗交流珠帽偏。
醉却东倾又西倒,
双靴柔弱满灯前。
环行急蹴皆应节,
反手叉腰如却月。
丝桐忽奏一曲终,
呜呜画角城头发。
胡腾儿,胡腾儿,
故乡路断知不知。
译文:
胡腾儿,是凉州人,
皮肤如玉,鼻子如针。
身穿轻盈的桐布衣,
葡萄长带垂在一侧。
在帐前跪下说本音,
拾起衣襟,搅动袖子为君跳舞。
昔日在安西牧马的人收起眼泪看着,
洛阳的词人抄写着曲子。
眉毛扬起,眼神动荡,踏着花毡,
红汗交流,珠帽偏斜。
喝醉后东倾又西倒,
双靴柔弱,摇晃在灯前。
环行舞蹈急促有节奏,
反手叉腰,如同弯月。
丝桐乐器突然奏出一曲终鸣,
呜呜的画角在城头响起。
胡腾儿,胡腾儿,
故乡的路断了,你知道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胡腾儿的形象,他是来自凉州的人,肌肤如玉,鼻子尖瘦。他穿着轻盈的桐布衣服,腰间挂着长长的葡萄带子。他在帐前跪下,用本族的语言与人交流,为了君主跳起舞蹈,拾起衣襟,搅动袖子。昔日在安西牧马的人看到他收起眼泪,洛阳的词人抄写着他的曲子。他的眉毛扬起,眼神动荡,脚踩花毡,面颊上的红汗交流,珠帽歪斜。他喝醉后东倾西倒,双靴柔弱地晃动在灯光下。他的舞蹈有节奏地环行急促,他反手叉腰,宛如弯曲的月亮。突然间,丝桐乐器奏出最后一曲,城头传来呜呜的画角声。胡腾儿啊,胡腾儿,故乡的路断了,你是否知道?
这首诗词通过对胡腾儿形象的描写,展现了他的风采和才艺。胡腾儿是一个来自凉州的人,他的容貌和举止都非常出色,肌肤光洁如玉,鼻子尖瘦如针。他身着轻盈的桐布衣服,腰间佩挂着长长的葡萄带子,给人一种优雅和飘逸的感觉。
诗中描述了胡腾儿在帐前跪下,用本土的语言与人交流,为君主表演舞蹈。他在舞动时拾起衣襟,搅动袖子,展现出他的灵动和技艺。
胡腾儿的才艺得到了安西旧牧(指安西都护府,唐代西北边疆的行政区域)的人的赞赏,他们收起眼泪欣赏着他的表演。甚至在洛阳,有词人抄写他的曲子,显示出他的名声和影响力。
胡腾儿的舞姿优美而有力,他扬起眉毛,眼神活跃,脚踏花毡,身上的红汗交流,珠帽也有些歪斜。他在喝醉后东倾西倒,双靴柔弱地晃动在灯光下,展现出他醉酒后的柔情和无拘无束的状态。
胡腾儿的舞蹈动作快速而有节奏,他反手叉腰,宛如弯曲的月亮。然而,最后一曲弹奏完毕,画角在城头响起,这也意味着胡腾儿的表演结束了。
整首诗词以胡腾儿为主题,通过描述他的形象和表演,展现了他的才艺和魅力。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胡腾儿来自故乡,但故乡的路已经断了的情感,给人以一种离别与思念的感觉。
画屏展尽一山川。
琳宫朝谒早追趋,漏尽铜壶杀点初。半缕碧云横界月,一规银镜裂成梳。自拈沉水祈天寿,散作非烟满王虚。已被新寒欺病骨,柳阴偏隔日光疏。
七月坐凉宵,金波满丽谯。容华芳意改,枕席怨情饶。锦字沾愁泪,罗裙缓细腰。不如银汉女,岁岁鹊成桥。
父兄未老先亡过。已后不须发课。决定轮排到我。生死如何躲。悟来便做**麽。一任人猜心破。认正个中些个。有分携云朵。
青山北去连天会,绿水东流到八闽。何必此中分界限,普天率土尽王臣。
南国蜚声,三鳌孕粹,中兴循吏称首。官在中都,斑参玉笋,妙简帝心应久。长材已试,名字向、金瓯先覆。貂冕冠蝉载服,鸾台凤池荣簉。年年桂觞介寿。正江梅、犯寒时候。料想舞僮歌女,翠鬟依旧。富贵人间罕有。任鼎沸笙箫对樽□。稳步堤沙,高攀禁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