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胡无人行》

十万羽林儿,临洮破郅支。
杀添胡地骨,降足汉营旗。
塞阔牛羊散,兵休帐幕移。
空流陇头水,呜咽向人悲。

作者介绍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作品评述

《胡无人行》是唐代诗人陈陶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的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十万骑兵,临洮城破敌郅支。
杀敌增添胡地的骸骨,奉降归顺汉军旗。
边塞广阔,牛羊四散飞。
战争一时休止,帐幕迁移。
空洒陇头的水,为人们哭泣而凄悲。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军事行动和战争的残酷性,表达了对战争的痛苦和悲伤。诗中描述了十万骑兵临洮城,攻击并摧毁了敌人的郅支城。在战胜敌人的过程中,大量的胡人士兵被杀死,他们的遗骨遍布在胡地的土地上。然而,也有一部分胡人选择了降顺汉军,成为他们的一员。但是,战争过后,边塞广阔,牛羊四散,水流淌在陇头上,空旷而悲伤。诗词中的“呜咽”和“人悲”表达了对战争造成的人间悲剧的痛苦和哀叹。

赏析:
《胡无人行》是一首描写战争的悲壮之作。诗人通过生动而凄凉的描写,表达了他对战争伤害的痛心和对和平的向往。诗词中使用了大量的视觉和感官的描写手法,通过描写战争所带来的血腥和毁灭,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情共鸣。同时,诗中也融入了诗人对和平的思考和愿景,希望战争能够停止,人们能够过上和平安宁的生活。在这首诗词中,作者以简短而有力的文字表达了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令人动容。整首诗词通过对战争残酷现实的描写,传达了对和平的诉求和对生命的尊重。它既是对历史的记录和反思,也是对战争的警示和呼吁。

  • 《庆春泽(般涉调)》

    飞阁危桥相倚。人独立东风,满衣轻絮。还记忆江南,如今天气。正白苹花,绕堤涨流水。寒梅落尽谁寄。方春意无穷,青空千里。愁草树依依,关城初闭。对月黄昏,角声傍烟起。

  •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

    鹡鴒翡翠各毛衣,未有丝麻亦衣皮。白书不冠对妻子,要令天地撤方维。

  • 《宝鼎现(四时怀古春词)》

    问今何日,旧也曾尾,东风鹓鹭。回首念,家山桃李,归去来兮闻早赋。梦境里、尽何妨疏散,时趁莺晴信步。是则是、清闲自好,一点心犹怀古。记得平世痴儿女。自灯宵、游了三五。还次第、湖边去也,寒食清明炊未住。是处处、是丹青图画,随意狂歌醉舞。奈蓦被、烟花浪手,一掷残

  • 《清心镜 赠孙可道》

    孙先生,能放下。兀兀腾腾,通真弃假。处心与、万物无私,略无些谄诈。乐清贫,得清雅。逗引灵童,惺惺洒洒。到如今、好结善缘,水云

  • 《送沈世德抚干还朝》

    元戎已趣曹装觐,上客难教俭幕留。积雨半篙生别浦,清风十幅送归舟。槐庭衮绣行虞侍,芸阁铅黄待校雠。池有游鳞云有雁,尺书能寄故人不。

  • 《看雪》

    松亚竹珊珊,心知万井欢。山明迷旧径,溪满涨新澜。客醉瑶台曙,兵防玉塞寒。红楼知有酒,谁肯学袁安。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