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撤疏篱短作垣,与春期约老田园。
晴多易得花开早,地迥难藏鸟语喧。
我欲偷安频谢客,人谁见许数敲门。
定知桃李平生误,下已成蹊漫不言。
曹彦约(一一五七~一二二九),字简甫,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歷建平尉、桂阳军录事参军、知乐平县,主管江西安抚司机宜文字。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知汉阳,嘉定元年(一二○八),提举荆湖北路常平茶盐,权知鄂州兼湖广总领,改提点刑狱,迁湖南转运判官。三年,除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五年,以事罢。八年,除利州路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十年,知隆兴府兼江南西路安抚。十五年,除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理宗绍定元年十二月卒,年七十二。有《昌谷类稿》六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昌谷集》二十二卷。事见《鹤山大全集》卷八七《宝章阁学士通议大夫致仕曹公墓志铭》。 曹彦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所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湖庄谢客》是宋代诗人曹彦约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湖庄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客人频繁造访的厌倦之情。
诗意:
诗人在诗中描述了湖庄的景色和自己的心境。他渐渐撤去疏篱,短作围墙,与春天约定在这片田园里度过晚年。虽然晴天很容易看到花朵盛开,但由于地势高远,鸟儿的鸣叫却难以隐藏。诗人渴望能够安静地享受田园生活,不时向来访的客人表示谢意,但很少有人了解他频繁敲门的困扰。他深知桃李芬芳的美好常常被人误解,而自己的真实感受却很少有人理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写景和自我表达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来访客人的矛盾情感。诗人通过描绘湖庄的景色,展示了自然美的一面,如春天花开的景象和鸟儿鸣叫的声音。诗人希望能与春天约定,在这片宁静的田园里过上晚年,享受宁静与美好。然而,来访的客人不断敲门打扰了他的宁静,让他感到厌倦。他虽然频繁地向客人表示谢意,但很少有人能理解他的内心感受。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际关系的描绘,展示了他内心的矛盾与追求。诗人渴望宁静和自由,但客人的频繁打扰让他感到困扰。诗人的内心矛盾与对现实的反思,使这首诗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情感共鸣。
总的来说,《湖庄谢客》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来访客人的厌倦之情。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表达方式,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阴阴璞玉抱,幽幽雌剑鸣。玉屈有时白,剑孤有时并。如何妾玉身,长抱昏石名?如何妾剑身,指为妖铁精?天乎如有情,蚀月为妾明!地乎如有情,河水为妾清!
转枕重安寝,回头一欠伸。纸窗明觉晓,布被暖知春。莫强疏慵性,须安老大身。鸡鸣一觉睡,不博早朝人。
方暑储曲糵,及秋舂秫稻。甘泉汲桐柏,火候问邻媪。唧唧鸣瓮盎,暾暾化梨枣。一拨欣已熟,急搊嫌不早。病色变渥丹,羸躯惊醉倒。子云多交游,好事时相造。嗣宗尚出仕,兵厨可常到。嗟我老杜门,奈此平生好。未出禁酒国,耻为瓮间盗。一醉汁滓空,入腹谁复告。
胡笳夜奏塞声寒,是我乡音听渐难。料得小来辛苦学,又因知向峡中弹。别鹤凄清觉露寒,离声渐咽命雏难。怜君伴我涪州宿,犹有心情彻夜弹。
为惜纷纷作雪飞,忍看桃李便芳菲。小瓶留得春风面,尚可携壶一醉归。
早岁狂歌晚岁僧,名山赏过几千层。沧桑风景随时幻,兀坐荒林对一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