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忧成阻阔,一笑得留连。
城郭西风里,园林落照前。
共知官似梦,莫负酒如泉。
兴罢重携手,江湖即渺然。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华藏寺会故人》
百忧成阻阔,
一笑得留连。
城郭西风里,
园林落照前。
共知官似梦,
莫负酒如泉。
兴罢重携手,
江湖即渺然。
这首诗词是宋代作家王安石的作品。下面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百种忧愁成了障碍,
一次微笑带来留连。
城郭中刮着西风,
园林里落下照人的晚霞。
大家都知道官位如梦幻,
不要辜负那像泉水般的美酒。
兴致一过,我们要紧握双手,
江湖之间即刻变得遥远。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官场的思考。诗中描绘了百种忧愁成为人生道路上的障碍,但只需一次微笑,就能让人产生留连之情。诗人通过城郭中的西风和园林中的晚霞,展现了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景象。
诗中提到官位如梦幻,暗示了作者对权势的觉醒和思考。作者告诫人们不要辜负那像泉水般的美酒,意味着要珍惜人生中的美好时光和友谊。最后两句表达了在兴致过后,要紧握双手,即刻行动,因为江湖变幻莫测,机遇稍纵即逝。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文字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官场的深刻思考。通过对城郭、园林和江湖的描绘,诗人将人生的起伏和变幻表达得淋漓尽致。
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百种忧愁与一次微笑、城郭的阻碍与园林的美景进行对照,突出了人生中的喜怒哀乐和人事的变迁。作者以官位如梦幻和酒如泉水的比喻,表达了对权势和人生美好的思考和警示。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要珍惜时光和友谊的观点,并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整首诗词意境优美、意味深远,呼应了宋代文人士人对人生短暂和世事变幻的感慨。
就荒山竹重抽笋,新种池荷晚著花。意象全然似村落,又添茅屋两三家。
绳床竹簟曲屏风,野水遥山雾雨蒙。长有滩头钓鱼叟,伴人闲卧寂寥中。
疏梅月下歌金缕,忆共文君语。更谁情浅似春风,—夜满枝新绿、替残红。蘋香已有莲开信,两桨佳期近。采莲时节定来无,醉后满身花影、倩人扶。
红芳紫萼怯春寒,蓓蕾粘枝密作团。记得观灯凤楼上,百条银烛泪阑干。
百年如梦竟何成,白发重来此地行。还似萧郎许玄度,再看庭石悟前生。
家住涛江东复东,渺然云浪接晴空。半生仕路崎岖里,十亩家山杳霭中。来往未成三径乐,笑谈还喜一樽同。强将俚语赓妍倡,曹郐端惭齿卫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