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前宅后好青山,零落重门半掩关。
玉貌久归天上去,宫词百首落人间。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湖山类稿》卷三《夷山醉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出家爲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着《湖山类稿》十三卷、《汪水云诗》四卷、《水云词》二卷等(《千顷堂书目》卷二九、三二),已佚。今存刘辰翁批点《湖山类稿》五卷;清钱谦益据云间钞诗旧册辑成《水云集》一卷;今人孔凡礼增辑爲《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南宋书》卷六二有传。 汪元量诗,第一至五卷以清干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湖山类稿》、《水云集》爲底本,删去后者重出之诗。参校清吴翌凤抄本(有清顾至、黄丕烈跋,简称顾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末抄本《汪水云诗抄》一卷(有清毛扆校跋,简称毛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诗渊》引诗等。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花蕊夫人故宅二首》是宋代诗人汪元量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花蕊夫人故宅的景象,表达了一种深深的离愁别绪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
诗意:
诗中的宅前宅后的青山,以及零落的重门和半掩的关,构成了一个寂静而凄美的场景。这里曾经有一位貌美如玉的花蕊夫人,她的容颜已经随着岁月的流转而归于天上。然而,她在世时所创作的宫词百首却永远留在人间。这些宫词,不仅是她个人的才情抒发,也是她与世人交流的桥梁,如今仍流传在人间。
赏析:
《花蕊夫人故宅二首》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以及对夫人离世的感慨和对宫词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美好记忆的思念之情。诗中的青山、重门、关,以及花蕊夫人的归天和宫词的流传,都寄托着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情感。通过这些意象的营造,诗人成功地刻画出了一幅朦胧而充满诗意的画面,让读者在其中感受到岁月流转和人事如梦的哀怨和深情。
这首诗的美在于它的简约和意境的营造。诗人以几个简短的描写,勾勒出夫人故宅的景象,但其中蕴含的离愁别绪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却触动着读者的心弦。通过对花蕊夫人的形象和她的作品的描写,诗人将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与艺术的传承和永恒联系在一起,使这首诗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含义。
这首诗揭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时光的无常,以及艺术作品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宫词作为花蕊夫人与世人沟通的方式,成为了她与人间的纽带,而她的离世则将她本人变成了传说中的存在。诗人通过这种方式,传达了对艺术的赞美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使读者在阅读中体味到人生的脆弱和艺术的永恒。
远雪亭亭望未销,岳阳春浅似相饶。短芦冒土初生笋,高柳偷风已弄条。波泛洞庭猵獭健,谷连荆楚鬼神妖。中流菱唱泊何处,一只画船兰作桡。
鱼龙远避水光浮,草木怒长山意豪。独立和风清宿酒,晚云收尽月痕高。
渠渠梁照日,泯泯水分京。激作飞岩势,流为杂佩声。图书无近迹,草树有冬荣。景落人间处,漂花出古城。
悔却与欢期,空房香烬时。那能如宝鸭,冷暖腹中知。
一烛从风到奈何,二年衾枕逐流波。虽知不得公然泪,时泣阑干恨更多。明月萧萧海上风,君归泉路我飘蓬。门前虽有如花貌,争奈如花心不同。
清冬万境肃,墙户益萧然。薄寒惟可饮,短景不容眠。贫厨烟火暖,尘釜亦烹鲜。且复养口体,何劳更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