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无日不思归,梦里还家旋觉非。
腊酒送寒催去国,东风吹雪满征衣。
三峰已过天浮翠,四扇行看日照扉。
里堠消磨不禁尽,速携家饷劳骖騑。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华阴寄子由》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表达了他对远离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向友人子由寄语之意。
中文译文:
三年没有一天不思乡,
梦中却觉得回家不易。
喝了腊酒,感叹岁月催人老,催促我回国。
东风吹来雪花纷纷,满身征衣都染白。
已经过了华山、嵩山和太华山,眼前绿树和红墙。
在这里消磨时间已经不再有意义,我必须马上带着家带去赶路。
诗意:
在这首诗词中,苏轼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不管是在清醒还是梦中,他都想念家乡。他饮酒感慨岁月匆匆,催促自己回国。但是,他离家已经三年了,已经经历了许多旅途的辛酸和孤独,这使得他觉得回家并不容易。他描述了华山、嵩山和太华山的景色,以及眼前的绿树和红墙,这些都是他离家后所见到的美景。然而,他意识到在这里消磨时间已经没有意义,他必须带着家人和行李,马上离开这里回家。
赏析:
苏轼在这首诗词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在许多诗人的作品中也有所体现。他将自己的内心感受融入到自然景色和人物描写中,这使得整首诗词充满了情感和生动的画面。同时,他也提醒自己不要沉迷于消磨时间,而是要抓紧时间回家。这种人生态度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盛世英才偶未逢,寄身无地转如蓬。诗亲东野穷尤壮,赋拟相如老更工。雕鹗不飞行奋迅,璠玙未献要磨礲。会须自要唐衢荐,谁与吹嘘借更风。
鼻端栩栩师南华,脚步落落邱东家。一春多病守窗户,仰看蛛网粘杨花。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昭学堂中有道人,龙吟虎啸随风云。雨花经席冷如铁,一縢日转十二轮。宝胜蓬蒿荒小院,埋没醯罗三只眼。个是江南五味禅,更往参寻莫担板。
梦中时一到湖山,酷爱山云似我贤。尽有新诗题叶满,岂无流水逐人还。经年晏坐追摩诘,尽日提携欠小蛮。白首著书成过计,何时椽笔为锄删。
风雨萧萧夜晦迷,不须鸣叫强知时。多才久被天公怪,阙食惟应爨妇知。杜叟挽衣那及胫,颜翁食粥敢言炊。诗人情味真尝遍,试问于君底事亏。如我自观犹可厌,非君谁复肯相寻。图书跌宕悲年老,灯火青荧语夜深。早岁便怀齐物意,微官敢有济时心。南行千里成何事,一听秋涛万鼓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