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淮甸春(寓念奴娇丙申岁游高沙,访淮海事迹)》

短髯怀古,更文游台上,秋生吟兴。
闻说坡仙来把酒,月底频留清影。
极目平芜,孤城四水,画角西风劲。
曲阑犹在,十分心事谁领。
词卷空落人间,黄楼何处,回首愁深省。
斜照寒鸦知几度,梦想当年名胜。
只有山川,曾窥翰墨,仿佛余风韵。
旧游休问,柳花淮甸春冷。

作者介绍

张辑(生卒年不详)字宗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张辑有《沁园春》(今泽先生)词,自序云:“矛顷游庐山,爱之,归结屋马蹄山中,以庐山书堂为扁,包日庵作记,见称庐山道人,盖援涪翁山谷例。黄叔豹谓矛居鄱,不应舍近求远,为更多东泽。黄鲁庵诗帖往来,于东泽下加以诗仙二字。近与冯可迁遇于京师,又能节文,号矛东仙,自是诗盟遂以为定号。有词作《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楼作》等。

作品评述

《淮甸春(寓念奴娇丙申岁游高沙,访淮海事迹)》是宋代张辑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短髯怀古,更文游台上,秋生吟兴。
闻说坡仙来把酒,月底频留清影。
极目平芜,孤城四水,画角西风劲。
曲阑犹在,十分心事谁领。
词卷空落人间,黄楼何处,回首愁深省。
斜照寒鸦知几度,梦想当年名胜。
只有山川,曾窥翰墨,仿佛余风韵。
旧游休问,柳花淮甸春冷。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淮甸春天游览高沙时的情景。诗人以短髯(指自己)怀古之情,登上高台,秋天的景色激发了他吟咏的兴致。他听说有一位名叫坡仙的人来此共饮美酒,月亮在天底下挂着,留下清晰的倒影。眺望四周平坦的原野和孤立的城池,西风吹拂着画角,非常猛烈。曲阑依然存在,但是心事却无人知晓。诗词从词纸上飘落,如今黄楼何处,回首时心中的忧愁更加深沉。斜阳照射下,寒鸦知晓时间已经过了几度,诗人幻想着过去的名胜风景。只有山川依旧存在,曾经领略过文人墨客的风采,仿佛依然保留着诗人的风韵。旧时的游览已经结束,不再提及,柳花在淮甸的春天已经冷落。

赏析:
这首诗词以淮甸春天的游览为背景,通过描绘景物和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过去的怀念。诗人以短髯自指,表达了自己对古代文人的怀念和对文学的热爱。秋天的景色使他产生吟咏之兴,而闻说坡仙来举行酒宴,月亮的倒影增添了一分诗意。诗人通过描绘平坦的原野和孤立的城池,以及风吹拂的画角,营造出一种孤寂和痛苦的氛围。曲阑虽然依然存在,但是诗人的心事却无人知晓,这种内心的孤独感在诗中得到了体现。诗人的词纸如今飘落在人间,黄楼的位置已经不可考,回首时的愁苦更加深沉。诗人通过寒鸦知晓时间已经过了几度,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年轻时光的憧憬。尽管时光流转,只有山川依旧存在,仿佛保留着诗人曾经领略过的文人墨客的风采,这是对文学传统的回味和赞美。最后,诗人表示旧时的游览已经结束,不再提及,柳花在淮甸的春天已经冷落,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对变迁的感慨。

整首诗词通过对景物描绘和情感表达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的向往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诗中融入了孤寂、痛苦、回忆和无奈等情感,以及对山川和文学传统的赞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内心的情感,这首诗词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触动,引发读者对岁月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思考。

  • 《送李元藻入浙三首》

    我作长沙客,诸公多与游。闻风亦云旧,识面怅无由。忽辱高轩过,仍蒙古句投。偶从旁舍去,不办小淹留。

  • 《次韵王才少师杂花五首》

    酒染凝腊密染香,一枝聊发次公狂。小楼准拟来仟驭,明日红云绕树芳。

  • 《三代门·子牙妻》

    陵柏无心竹变秋,不能同戚拟同休。岁寒焉在空垂涕,覆水如何欲再收。

  • 《桂林鹿鸣宴乐语口号》

    玉帐宏开会众英,崭崭头角露峥嵘。人才数半凌烟赞,姓氏推先月旦评。桂子风前鹏翮健,梅花雪外马蹄轻。两魁衣钵须争继,联辔归来昼锦荣。

  • 《盼盼》

    百尺楼高燕子飞,楼上美人颦翠眉。将军一去音容远,只有年年旧燕归。春风昨夜来深院,春色依然人不见。只余明月照孤眠,回望旧恩空恋恋。

  • 《答天宁寺僧宗芑用前韵来见》

    佳月好风天,诗来眼豁然。定心生古韵,淡态洗春妍。一面总如旧,五言相结缘。尚能茅屋下,剩把巳公传。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