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长忆共吟游,儒释风骚道上流。
莲幕少年轻谢脁,雪山真子鄙汤休。
也应有作怀清苦,莫谓无心过白头。
欲附别来千万意,病身初起向残秋。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怀金陵李推官僧自牧》是唐代诗人齐己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怀念在金陵的李推官和自己分享诗酒的时光,表达了儒释之间风雅的交流,以及对清贫的思考和对年华渐逝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秣陵长忆共吟游,
回想起在秣陵一起吟诗游玩的时光,
儒释风骚道上流。
儒释之间风雅的交流向来精致高雅。
莲幕少年轻谢脁,
莲帐中的少年轻狂的谢脁,
雪山真子鄙汤休。
雪山的真子对于汤休感到轻蔑。
也应有作怀清苦,
也应该写诗来表达内心清苦的思想,
莫谓无心过白头。
不要说我无所谓地度过老年。
欲附别来千万意,
欲附和同道诗人交流,感受思想万千,
病身初起向残秋。
病体初愈,迎接残秋。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表达了诗人怀念金陵的李推官和与其一起分享诗酒的时光。诗人借李推官和自己的交往,反映了唐代士人对文化繁盛、儒释之间风雅交流的向往。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清贫生活和时光消逝的思考和感慨。
这首诗词通过几组对比来展示诗人的感慨和情感:李推官和自己的共同吟游与踌躇满志的少年轻狂形成对比,而雪山的真子和汤休的轻蔑则衬托出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奈。诗人希望通过创作表达出自己对清苦生活的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深担忧。他渴望与同道之人交往,与之分享自己的感悟,并在病愈初起的时候迎接残秋,感受时光的飞逝和生命的脆弱。
整体上,这首诗词以丰富的对比和深刻的感悟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并通过金陵与李推官的回忆,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于风雅文化、友谊和人生意义的追求。
万里向南湘,孤舟入桂阳。诸侯迎上客,小吏拜官郎。春服橦花细,初筵木槿芳。看承雨露速,不待荔枝香。
崇禋已备,粢盛聿修。洁诚斯展,钟石方遒。
秋色与秋声,萧然满洛城。未霜林吉赤,新雨野风清。水气侵肌冷,岚光刮眼明。谁云景如画,但恐画难成。
三湘风雨五湖春,万里相思一病身。能向此中魂不断,更无愁处可愁人。
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且并水村攲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
芝书催觐已多时,底事归班似懒归。诸老正缘无定说,先生只得暗知机。柳花樽俎春千点,竹屋云山绿四围。东甽东边行乐遍,不妨款曲上黄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