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论交二十年,知心一见似前缘。
情亲尚记通宵语,忠告难忘送别篇。
梦入蓬壶重会面,座看书史尚堆前。
应怜废学从农圃,要使留心在简编。
刘宰(一一六六~一二三九),字平国,自号漫塘病叟,金坛(今属江苏)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调江宁尉。歷真州司法参军、知泰兴县、浙东仓使干官。以不乐韩侂胄用兵,遂引退,屏居云茅山之漫塘三十年。其间虽一再徵召,皆不就。理宗嘉熙三年卒,年七十四(《京口耆旧传》卷九)。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其中诗五卷。《至顺镇江志》卷一九、《宋史》卷四○一有传。 刘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正德任佃刻、嘉靖王皋续刻本(简称王本)和万历三十二年范崙刻本(简称万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怀林维国二首》是宋代刘宰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四海论交二十年,
知心一见似前缘。
情亲尚记通宵语,
忠告难忘送别篇。
梦入蓬壶重会面,
座看书史尚堆前。
应怜废学从农圃,
要使留心在简编。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友谊和教诲的思考和感慨。诗人在诗中回顾了与朋友交往的二十年,感叹这种知心的情谊似乎早已注定。他们一见如故,心灵相通,深夜畅谈,彼此的情谊仍然鲜活在记忆中。即便分别时,朋友给予的忠告也难以忘怀。
诗人在梦中再次与朋友相聚,这种梦幻的重逢让他充满了喜悦。他们共坐一起,共同阅读历史书籍,书史堆积在桌前。这种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的珍视和对友谊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朋友的学识和智慧的敬佩。
然而,诗人自感废学从事农业,因此提醒自己要在耕种的间隙中保持学识的积累。他希望自己能够把心思放在简编的书籍中,以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这种忠告可以被理解为对自己和读者的教诲,要在日常生活中不忘学习和修养。
《怀林维国二首》通过对友谊、教诲和学习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情感和知识的追求。诗中的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和情绪的抒发,使读者能够体味到诗人内心的感受,同时也引发读者对于友谊和学问的思考。这首诗词在宋代的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价值,也体现了当时士人对于情感和学识的重视。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再岁来相叹,三杯忽语离。忍将垂老泪,滴作送行诗。子去侬犹住,身留梦亦随。南溪旧风月,千万寄相思。
春阴漠漠护轻寒,春昼无聊午梦閒。幽鸟不知人意改,衔花飞傍小阑干。
穷途别故人,京洛泣风尘。在世即应老,他乡又欲春。平生空志学,晚岁拙谋身。静话归休计,唯将海上亲。
瘴云岚雨几时归?应把周南视九夷。旧说鬼神惊落笔,新传狐兔骇搴旗。韶江石老箫音在,庾岭梅残驿使迟。自古朱弦清庙具,莫贪鹏海看天池。
未吃金丹看十洲,乃将身世作仇雠。羁游数地值兵乱,宿在孤城闻雨秋。东越云山却思隐,西秦霜霰苦频留。他人折尽月中桂,惆怅当年江上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