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淮上乱后寄子都兄五诗》

两淮黔首苦飘零,庙算成功再底宁。
头斫新都摅宿愤,脐燃郿坞赫王灵。
羌人半已投戈拜,父老从观扶杖听。
欲勒燕然继隆碣,大书谁纪史编青。

作者介绍

李洪(一一二九~?),字可大(《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一),扬州(今属江苏)人。正民子。宋室南渡后侨寓海盐、湖州。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一一五五),官监盐官县税。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永嘉监仓。未几,奉召入临安任京职,官终知藤州。有《芸庵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五卷。事见宋陈贵谦《芸庵类稿序》及本集诗文。 李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淮上乱后寄子都兄五诗》是宋代李洪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两淮黔首苦飘零,
庙算成功再底宁。
头斫新都摅宿愤,
脐燃郿坞赫王灵。
羌人半已投戈拜,
父老从观扶杖听。
欲勒燕然继隆碣,
大书谁纪史编青。

诗意:
这首诗词是李洪在淮上乱后写给他的兄弟子都的五首诗之一。诗中描绘了两淮地区和黔首(当时指黔州,现今贵州省)的人民在战乱中苦苦流离失所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于战乱的痛心和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表达了对于乱世的不满和对于和平安定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深沉而悲凉的笔调描绘了战乱后的社会景象。从描写的角度来看,诗人将目光聚焦于两淮地区和黔首,这些地区在乱战中遭受了巨大的伤害。诗人通过使用形象生动的词语和描绘细腻的场景,成功地表达了他对于乱世的愤懑和对于家乡的眷恋。

诗中的"庙算成功再底宁"一句,表达了人们对于重建家园的希望和努力。"头斫新都摅宿愤,脐燃郿坞赫王灵"这两句,揭示了诗人内心对于乱世的愤怒和对于和平的渴望。"羌人半已投戈拜,父老从观扶杖听"这两句,表现了羌民投降和老百姓们观望的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人在最后两句诗中表达了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对于人们记载历史的责任。"欲勒燕然继隆碣,大书谁纪史编青"这两句意味深长,诗人希望能够记录下发生过的历史,使后人能够了解并汲取其中的教训。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乱世的苦难和对于和平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动荡的深思熟虑。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对于记录历史的责任感。这首诗词在形式上简洁朴实,但通过情感的表达和意象的描绘,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使人们对于战乱和和平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 《虞美人》

    玉阑干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青林枕上关山路,卧想乘鸾处。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阑:栏)

  • 《送龙茶与许道人》

    颍阳道士青霞客,来似浮云去无迹。夜朝北斗太清坛,不道姓名人不识。我有龙团古苍璧,九龙泉深一百尺。凭君汲井试烹之,不是人间香味色。

  • 《生查子(春情)》

    小桃小杏红,和雨和烟瘦。不是点燕脂,素面偏宜酒。也是惯伤春,可惜闲时候。正要画眉人,与作双蛾斗。

  • 《九日登资福山呈胡宣教》

    飞屐来登最上峰,千山拥翠景无穷。遥看云影参差外,静听泉声断续中。今日黄花重九约,何时青眼一尊同。好天风月閒相寄,早晚南来有过鸿。

  • 《赠杨内舍景尧刲股》

    子肉可疗亲,或曰不敢毁。不见母生儿,生死一间耳。此身母之身,非可认为己。杀身可救母,当还爱一死。天理通神明,寸肤直糠秕。苟能充此心,是即学曾子。

  • 《颂古三十八首》

    狗子佛性无,宝剑出规模。落在将军手,横按立当途。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