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淮上乱后寄子都兄五诗》

两淮黔首苦飘零,庙算成功再底宁。
头斫新都摅宿愤,脐燃郿坞赫王灵。
羌人半已投戈拜,父老从观扶杖听。
欲勒燕然继隆碣,大书谁纪史编青。

作者介绍

李洪(一一二九~?),字可大(《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一),扬州(今属江苏)人。正民子。宋室南渡后侨寓海盐、湖州。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一一五五),官监盐官县税。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永嘉监仓。未几,奉召入临安任京职,官终知藤州。有《芸庵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五卷。事见宋陈贵谦《芸庵类稿序》及本集诗文。 李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淮上乱后寄子都兄五诗》是宋代李洪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两淮黔首苦飘零,
庙算成功再底宁。
头斫新都摅宿愤,
脐燃郿坞赫王灵。
羌人半已投戈拜,
父老从观扶杖听。
欲勒燕然继隆碣,
大书谁纪史编青。

诗意:
这首诗词是李洪在淮上乱后写给他的兄弟子都的五首诗之一。诗中描绘了两淮地区和黔首(当时指黔州,现今贵州省)的人民在战乱中苦苦流离失所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于战乱的痛心和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表达了对于乱世的不满和对于和平安定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深沉而悲凉的笔调描绘了战乱后的社会景象。从描写的角度来看,诗人将目光聚焦于两淮地区和黔首,这些地区在乱战中遭受了巨大的伤害。诗人通过使用形象生动的词语和描绘细腻的场景,成功地表达了他对于乱世的愤懑和对于家乡的眷恋。

诗中的"庙算成功再底宁"一句,表达了人们对于重建家园的希望和努力。"头斫新都摅宿愤,脐燃郿坞赫王灵"这两句,揭示了诗人内心对于乱世的愤怒和对于和平的渴望。"羌人半已投戈拜,父老从观扶杖听"这两句,表现了羌民投降和老百姓们观望的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人在最后两句诗中表达了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对于人们记载历史的责任。"欲勒燕然继隆碣,大书谁纪史编青"这两句意味深长,诗人希望能够记录下发生过的历史,使后人能够了解并汲取其中的教训。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乱世的苦难和对于和平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动荡的深思熟虑。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对于记录历史的责任感。这首诗词在形式上简洁朴实,但通过情感的表达和意象的描绘,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使人们对于战乱和和平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 《和王秘书游水乐洞》

    自是瀛洲客,还因野趣来。解衣吟寂寞,携酒上崔嵬。石洞山山秀,栀花树树开。只应岩下水,相送上船回。

  • 《小园即事五首》

    拂拭桃笙设葛幮,床头老易卷还舒。惯听小子嘲师语,懒作痴人骂鬼书。无复出神游帝所,有时信脚到华胥。独怜短梦匆匆觉,不晓希夷睡月馀。

  • 《端明殿学士王公挽词》

    片言寤主上亨途,几向专城佩左鱼。羊陆遐冲虽坐折,高文宿愤竟谁摅。平时屡草千言奏,垂绝犹腾八难书。汉殿履声今已矣,两州遗老倍欷歔。

  • 《杂诗绝句十七首》

    水上卖瓜女,摘瓜陂上田。长麻已不识,满把青铜钱。

  • 《皖江》

    皖江阴乍晴,鳞鳞秋浪生。岸回村树隐,潮落海云平。鱼米舟中市,人烟水上城。不须遥问渡,前路是浮萍。

  • 《临江仙(东越道中)》

    俱是洛阳年少客,才华迥出天真。青衫惯拂软红尘。酒狂因月舞,诗俊为梅新。寄语长安风月道,莺花缓作青春。披风沐露问前津。客中春不当,归去倍还人。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