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後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乖醉携嘉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绕郭云烟匝几重,
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後山争出,
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
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乖醉携嘉客,
踏雪来看群玉峰。

中文译文:
围绕着城郭,云烟缭绕几重,
昔日的人们曾在此地感叹怀念嵩山。
霜林已经落后山峰争相绽放,
野菊开放时,酒意正浓。

解开衣带,西风吹拂着飘动的画角,
倚靠在栏杆上,斜阳照耀着青松。
我们应该喝醉,带着亲朋好友,
踏雪而来,观赏群峰上的玉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欧阳修在嵩山楼新开的南轩与郡僚小饮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表达了对嵩山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诗的开头,以云烟缭绕的景象勾勒出嵩山的壮丽景色,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纠结。接着,诗人提到了野菊开放时的景象,与酒意正浓相呼应,表达了欢聚一堂、畅饮欢乐的意境。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解带、西风、画角等形象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的欢聚场景,倚栏斜日照青松则展现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与亲朋好友一起踏雪而来,共同欣赏嵩山群峰上的美景。

整首诗词以嵩山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和友情的向往,展现了欧阳修豪放洒脱的诗人情怀。

  • 《病中放言五首》

    松窗永日度冰颸,坐觉清阴寸寸移。境静故应閒可乐,形臞犹有闰相随。尘埃末路思千里,风露何年饱一枝。百岁穷通吾自了,闭门长咏子桑诗。

  • 《用刘汀洲左顾亭韵》

    杖屦东风欲滥巾,小舟重泊一亭春。醉看梅月无新语,老与溪山作故人。意气不惊双白鬓,功名忍负百年身。我来又续题诗柱,敬为刘郎细拂尘。

  • 《华亭十咏·三女岗》

    淑女云亡久,哀丘尚著名。九原谁可作,千载或如生。青骨何时化,荒榛此地平。空馀图谍在,不复启佳城。

  • 《以诗句咏梅·真与雪霜娱晚景》

    难得雪成持,不标风无赖。生来避闹蓝,行不超色界。

  • 《接待》

    满甑熟炊无米饭,半途长接不来人。但持此语诸方去,博得知音一笑新。

  • 《用前人韵招山行以春为期》

    扫残竹径随人坐,凿破苔矶到处棋。一水楼台开晓镜,万山花木领先春闱。雪中便有回舟兴,林下岂无烧笋时。莫待东风吹柳絮,眼穿笼鹤绕湖飞。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