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风雨满关河,酒尽西楼听雁过。
莫怪行人白头尽,异乡秋色不胜多。
《淮西夜坐》是明代袁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淮西夜晚坐着的场景,通过对风雨、酒、行人和秋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离乡别井之苦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译文:
风雨凄凉吹满关河,
酒尽之后在西楼,聆听雁声飞过。
别怪行人已白发苍苍,
异乡的秋色何等丰富多彩。
诗意:
这首诗以凄凉的风雨景象作为背景,表达了作者的离乡之苦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西楼中,作者饮尽心中的苦闷,倾听着雁声,思念着远方的家乡。行人已经年老,白发苍苍,他们在异乡漂泊,面对的是繁多而丰富的秋色。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情感和对岁月的感叹。
赏析:
《淮西夜坐》通过简洁而凄美的语言,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寂静而凄凉的夜晚。风雨扑面而来,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诗中的西楼是一个寂寞的归处,作者在其中倾听雁声,思念着远方的家园。行人已经年老,他们的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在异乡的辛酸和无奈。异乡的秋色丰富多彩,这里的秋天给人一种陌生的感觉,令人倍感孤独。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行人和秋色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离乡别井之苦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异乡漂泊时所面临的困境和无奈。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中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深深的共鸣。整首诗既展示了明代社会的特点,也具有普遍的人生哲理,使得读者能够在其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与思想,产生共鸣并引发深入的思考。
先来客路足伤悲。那更话别离。玉骢也解,知人欲去,骧首频嘶。马蹄动是三千里,后会莫相违。切须更把,丁香珍重,待我重期。
今朝结却布袋口,明眼衲僧莫乱走。心行灭处解翻身,喷嚏也成师子吼。旃檀林,任驰骤。剔起眉毛顶上生,剜肉成疮露家丑。
正觉江边寺,风烟罨画然。庭罗合抱树,门泊钓鱼船。暮雨凉初过,中秋月正圆。无人来共赏,独自占江天。
缺月挂檐牙。
我生头发未燥时,花间已歌花翁诗。我发既长今渐白,犹见花翁好颜色。举酒祝翁寿百年,我为诗孙戏翁边。
仙跸九成台,香筵万寿杯。一旬初降雨,二月早闻雷。叶向朝隮密,花含宿润开。幸承天泽豫,无使日光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