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士生平多薄命,文章自昔少知音。
增添行李妨为客,搜搅肝肠枉用心。
高阁书存终覆瓿,长门赋丽偶遗金。
云台幸有功名望,何必孜孜泥古今。
张舜民,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进士,爲襄乐令。神宗元丰中,应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宜文字。元丰六年(一○八三),因作《西征回途中》诗,贬监邕州盐米仓,改监郴州酒税。哲宗元祐初,以司马光荐,爲监察御史,又因言事出通判虢州。元祐九年(一○九四),以秘书少监出使辽国,使回爲陕西转运使,歷知陕、潭、青三州,元符中罢。徽宗即位,召爲右谏议大夫,旋出知定州,改同州。入元祐党籍,贬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復集贤殿修撰,卒于政和中。着有《画墁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录,辑爲八卷。《宋史》卷三四七有传。张舜民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画墁集》(其中诗四卷)爲底本。校以鲍廷博刊《知不足斋丛书》本(简称鲍本)。四库所辑张舜民诗较草率,今又从《永乐大典》残本中辑得二十九题三十三首,编爲第五卷。又《画墁集》卷七、卷八爲《郴行录》,中有记行诗十二首,再益以自《全芳备祖》等书中所辑集外诗及断句,合编爲第六卷。
《还卷答徐长官》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舜民。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才士生平多薄命,
文章自昔少知音。
增添行李妨为客,
搜搅肝肠枉用心。
高阁书存终覆瓿,
长门赋丽偶遗金。
云台幸有功名望,
何必孜孜泥古今。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才士(指有才华的人)常常遭遇不幸的命运,而他们的文章往往得不到应有的赞赏。诗人感叹说,增添行李(指才士追求功名利禄的行动)反而妨碍了他们成为真正的客人(指追求理想的人),他们心思被琐事所困扰,无法专心致志。尽管他们的作品被保存在高阁之中,但终将被尘封遗忘;即使有些作品流传下来,也只是偶然被人发现。然而,那些在朝廷上有功名和声望的人却能得到云台(指朝廷)的幸运,诗人质疑为什么要孜孜不倦地追求古今的荣誉。
赏析:
这首诗词以才士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才士生活的思考和感慨。诗人认为,才士生平常常充满了不幸,他们的才华和文章往往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赏识。他们追求功名利禄,却反而被琐事所困扰,无法专心致志于创作。诗人通过描绘他们的遭遇,表达了对才士境遇的同情和惋惜。
诗中的"增添行李妨为客"一句,意味着追求功名利禄的追求反而妨碍了才士成为真正的自由创作的人。他们被琐事所困扰,无法专心致志于创作。而"高阁书存终覆瓿,长门赋丽偶遗金"一句,表达了才士的作品虽然保存在高阁之中,但最终也会被尘封遗忘,即使有些作品流传下来,也只是偶然被人发现。
最后两句"云台幸有功名望,何必孜孜泥古今"则是对朝廷上有功名和声望的人的讽刺。诗人质疑为什么才士要孜孜不倦地追求古今的荣誉,而不是专注于自己的创作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才士命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才士境遇的思考和观察,同时也带有对朝廷功名和荣誉的讽刺。
名士为官处,登楼景好题。县城蚕市闹,村墅鹊巢低。日暖园蔬嫩,烟晴垅麦齐。长宜同此望,那忍话分携。
天涯留滞岁将除,短发萧条叹客居。枫叶共飞游子梦,梅花不见故人书。云浮关树千山尽,夕照江烽万里余。回首旗亭心更远,每看征马一踟蹰。
一饱听钟鱼,浮生百念疎。不知门外事,长对案头书。白日闲中过,青山深处居。老天怜供薄,夜雨长园蔬。
平生四海有知心,宿草秋风只感今。独向西皋一回首,未曾平面已兰金。
楼台掩映入春寒,丝竹铮鏦向夜阑。席上弟兄皆杞梓,花前宾客尽鸳鸾。孙弘莫惜频开閤,韩信终期别筑坛。削玉风姿官水土,黑头公自古来难。
我住北山下,南山横我前。北山似怀抱,南山如髻鬟。怀抱冬独暖,髻鬟春最鲜。松鬈沐初净,山蘤插更妍。我来犹斜阳,我望忽夕烟。一望便应去,不合久凭栏。山意本日惜,如何许人看。急将白锦障,小隔青鬓颜。近翠成远淡,缥渺天外仙。谁知绝奇处,政在有无间。顷刻万恣熊,可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