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浣溪沙(去荆州)》

方舡载酒下江东。
箫鼓喧天浪拍空。
万山紫翠映云重。
拟看岳阳楼上月,不禁石首岸头风。
作笺我欲问龙公。

作者介绍

张孝祥(一一三二~一一七○),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歷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第一。方第,即上疏言岳飞冤狱,忤秦桧,授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桧死,召爲秘书省正字,累迁起居舍人、权中书舍人,爲御史中丞汪彻劾罢。寻起知抚州。孝宗即位,知平江府。召爲中书舍人,迁直学士院兼都督府参贊军事。领建康留守。力贊张浚主战,爲宰相汤思退所忌,以张浚党落职。思退罢,起知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復以言者罢。俄起知潭州,权荆湖南路提点刑狱,迁知荆南、荆湖北路安抚使。干道五年(一一六九),因疾力请归养侍亲,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六年,卒。年三十九。有《于湖集》四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宣城张氏信谱传》,《宋史》卷三八九有传。 张孝祥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慈谿李氏藏宋刊《于湖居士文集》(其中诗十一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浣溪沙(去荆州)》是宋代文学家张孝祥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方舡载酒下江东。
箫鼓喧天浪拍空。
万山紫翠映云重。
拟看岳阳楼上月,不禁石首岸头风。
作笺我欲问龙公。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离别的场景,诗人乘坐方舟,携带美酒向江东地方出发。河上箫声和鼓声喧嚣动听,波浪拍打着空旷的江面。周围的山峦都被紫色和翠绿的云雾所映照,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景色。诗人畅想着在岳阳楼上欣赏月亮的美景,但是抵达岸边后,却被岸头的风所吹拂,不禁感叹自然之威。最后,诗人写下了自己要写一封信给龙公(可能是指龙舟队的舵手),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离别的场景为背景,通过描绘江上的繁忙景象和自然风光,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离愁别绪。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写手法,如箫鼓的声音、波浪的拍打和山峦的映照,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动感和美丽景色的场景中。同时,诗人用“紫翠映云重”来形容山色,给人以瑰丽壮美之感。而在诗的结尾,作者通过感叹岸头风的威力,表达了自然的伟大和自己的渺小。最后一句中的“龙公”可能指的是龙舟队的舵手,表达了诗人思念和想与他交谈的愿望。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展示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和对风力的感叹,诗人也传达了一种向往自然、感慨人生的情感。整体上,这首诗词展示了张孝祥细腻的描写技巧和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离别情感的真挚表达。

  • 《孟子·自得》

    勿助勿忘随所事,潜心积虑孰加功。待须默识心融后,左右逢原触处通。

  • 《菩萨蛮》

    三月晦,送春有集,坐中偶书。春来春去催人老,老夫争肯输年少。醉后少年狂,白髭殊未妨。插花还起舞,管领风光处。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

  • 《之官桐川道中口占》

    登道重逢驿,离家再及晨。云轻山色晓,寒浅鸟声春。碧涧梅花老,银杯竹叶新。前途风日好,持用悦慈亲。

  •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了了智空,闲闲色融。髑髅常干世界,鼻孔摩触家风。湛湛河源翡翠碧,团团海日珊瑚红。

  • 《无闻上人许留栖吴门不果送之还山复订春期》

    若未曾期住,虽离岂怨深。定知孤寺语,那入向山心。窗烛思前影,江寒念晚阴。成言不可倚,况复望春林。

  • 《滑稽列传》

    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太史公曰:“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