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卧何须说打乖。
小篱过雨翠长街。
缃桃定有踏青鞋。
晴日又思花处所,东风绝似柳情怀。
人间安得酒如淮。
刘辰翁(一二三二~一二九七)(生年据本集卷九《百字令》自注“僕生绍定之五年壬辰”,卒年据《天下同文集》卷三七《哭须溪墓》),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因母老,请爲赣州濂溪书院山长。五年,应江万里邀入福建转运司幕,未几,随江入福建安抚司幕。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爲临安府教授。四年,入江东转运司幕。五年,爲中书省架阁,丁母忧去。元成宗大德元年卒。遗着由子将孙编爲《须溪先生集》,《宋史·艺文志》着录爲一百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天下同文集》等书所录,辑爲十卷,另有《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传世。《新元史》卷二三七、《宋季忠义录》卷一六有传。 刘辰翁诗,《须溪集》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书引录,编爲第一卷。《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以宜秋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编爲第二、三、四、五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浣溪沙(三月三日)》是宋代刘辰翁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卧何须说打乖。
小篱过雨翠长街。
缃桃定有踏青鞋。
晴日又思花处所,
东风绝似柳情怀。
人间安得酒如淮。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天三月三日的景色和作者的情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来表达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
赏析:
诗的开头,高卧何须说打乖,表达了诗人对清闲自在生活的向往,不愿被琐事困扰。接着,小篱过雨翠长街,描绘了雨后小巷的景色,清新翠绿。这里可以看出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下一句缃桃定有踏青鞋,表达了人们在三月三日踏青的习俗,缃桃是指桃花的一种颜色,象征着春天的美好。诗人期待着踏青的时刻,期待着与自然亲近,享受春天的芬芳。
晴日又思花处所,表达了诗人在晴朗的日子里思念花的地方,意味着他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最后一句东风绝似柳情怀,诗人将东风比作柳树的情怀,表达了对春天温暖和生机的向往,并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
最后两句人间安得酒如淮,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拥有象征富饶的淮河之酒的渴望。这里的"淮"指江苏淮河,因其水质清澈,酿造的美酒被视为上品。
整首诗词以描写春天景色为主线,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对春天的渴望以及对宁静自在生活的追求。它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闲适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并通过对物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
去岁龙城乐事多,楼头乞巧傍青娥。今年织女知何处,不见星郎送渡河。
贞惠文子升士,睿圣武公好贤。晏平仲狐裘一,齐景公驷马千。
君不见流金铄石气如焚。巫祝并祷天不闻。滂霈一雨洗乾坤,肤寸而合山中云。又不见疾雷契山风助势,八表同昏天地闭。峰头一抹敛归云,赫日当空鬼神避。祗今岁杪雪霜馀,得向岩前自卷舒。等閒且伴幽人宿,明日春回须雨足。
老来屏人事,北窗寄高眠。飘飘御风远,银阙开九天。虎豹不见嗔,岂予有仙缘。玉座覆红云,香炉霏紫烟。黄冠立小兆,冉冉导我前。下土蚁虱臣,微衷怀欲宣。兵戈幸休息,饥馑方连绵。洪惟大生德,寔制水旱权。愿言回哀眷,与世苏倒悬。皇灵闵臣请,曰其启丰年。再拜谢阙下,回飚
痴儿官事苦相临,每到蓬莱慰赏心。一水萦湖连海去,片云带雨入山深。自怜老客从渠晚,喜有诗翁到此寻。中外升沉政悬绝,强抽荒思续高吟。
翠萼凌晨绽,清香逐处飘。高低临曲槛,红白间纤条。润比攒温玉,繁如簇绛绡。尽堪图画取,名笔在僧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