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步须於百尺竿。
二边休立莫中安。
要知玄露没多般。
花影镜中拈不起,蟾光空里撮应难。
道人无事更参看。
向子諲(一○八五~一一五二),字伯恭,开封(今属河南)人。哲宗元符三年(一一○○)以外戚恩补假承奉郎。徽宗宣和初,除江淮发运司主管文字。七年(一一二五),爲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知潭州。绍兴老年(一一三一)知鄂州,主管荆湖东路安抚司。因曹成兵变事,提举江州太平观。起知广州,未几致仕。寻起知江州,改江东转运使。八年,徙两浙路转运使,除户部侍郎(《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一八),寻出知平江府。时金使议和将入境,不肯金诏,乃致仕。卜居临江军清江,号所居曰芗林。二十二年卒,年六十八。有《酒边集》一卷、《酒边词》二卷。事见《文定集》卷二一《徽猷阁直学右大中大夫向公墓志铭》、《五峰集》卷三《向侍郎行状》,《宋史》卷三七七有传。今录诗五首。
《浣溪沙》是宋代诗人向子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进步须於百尺竿。
二边休立莫中安。
要知玄露没多般。
花影镜中拈不起,
蟾光空里撮应难。
道人无事更参看。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进步和成就的思考和感悟。诗中运用了意象和比喻,通过描绘竹竿、玄露、花影和蟾光等景物,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和境遇的看法。
赏析:
诗的第一句"进步须於百尺竿",意味着人们在追求进步和成功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超越困难和挑战。百尺竿是一个高度的比喻,暗示着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持续的奋斗。
接着的两句"二边休立莫中安,要知玄露没多般",通过描绘花影和玄露,表达了人们在追求事业或目标的道路上,不能停滞不前,也不能陷入安逸的中间地带。只有积极进取,才能在人生的征途中获得真正的成就。
下一句"花影镜中拈不起,蟾光空里撮应难",通过描写花影和蟾光,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真理和境界的艰难。花影和蟾光都是虚幻的事物,难以捕捉和把握,暗示着深奥的道理和境界并不容易理解和领悟。
最后一句"道人无事更参看",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身养性的态度。诗人认为修行者应当超越尘世琐事,专心参悟道义,追求心灵的升华和超脱。
综合来看,《浣溪沙》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通过景物描写和比喻,表达了对于进步、成就、真理和修行的思考和感悟。诗中运用了意象的手法,使得诗意更加丰富和寓意深远。这首诗词呼应了宋代文人士人生哲学和境界追求的主题,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溪上玩秋水,使人意自清。烈烈回飚馀,鳞鳞夕浪生。有鱼可垂饵,有蒲可芼羹。況值新酒熟,鲑菜辛鹹并。兴来命一樽,樽至壶自倾。便值人间虑,浩然沧海情。
明月从来忌暗投,污渠尤忌映清沟。上书未办诛屠伯,束带何曾问督邮。袒裼直前当暴虎,善刀那见有全牛。区区三仕并三已,喜愠眉间了不留。
妙玄易解,心意难善。穷究如何长便。牢捉牢擒,争奈马猿跳健。十二时中返倒,斗唆人、生情起念。当发愿,便至死来来,与他征战。饶你十分颠傻,却怎禁,坚志专专锻炼。达悟知空,自是内观不见。才方生育天地,药炉中、日月运转。常清静,圣功生,神明出现。
漫与东风作主人,栽培花草伴闲身。不辞伐竹成高架,收拾蔷薇一片春。
月濛濛兮山掩掩,束束别魂眉敛敛。蠡盏覆时天欲明,碧幌青灯风滟滟。泪消语尽还暂眠,唯梦千山万山险。水环环兮山簇簇,啼鸟声声妇人哭。离床别脸睡还开,灯灺暗飘珠蔌蔌。山深虎横馆无门,夜集巴儿扣空木。雨潇潇兮鹃咽咽,倾冠倒枕灯临灭。倦僮呼唤应复眠,啼鸡拍翅三声绝。
可怜安乐寺,了了树头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