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寄愁心朔雁边,西风浊酒惨离颜。
黄花时节碧云天。
古戍烽烟迷斥堠,夕阳村落解鞍鞯。
不知征战几人还。
《浣溪沙》是清代文学家纳兰性德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欲寄愁心朔雁边,
西风浊酒惨离颜。
黄花时节碧云天。
古戍烽烟迷斥堠,
夕阳村落解鞍鞯。
不知征战几人还。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离情别绪、战乱频仍的时代背景。诗人纳兰性德通过描写朔雁边的愁绪、西风中惨淡的离别面容以及黄花盛开的季节和碧蓝的天空,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忧伤和无奈之情。他描述了古老的城堡中战火的烽烟迷蒙,夕阳下村落中解下马鞍解下缰绳的场景,表达了对战乱和征战的痛苦和迷茫。
赏析:
《浣溪沙》以纳兰性德独特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景象。通过运用自然景物和人物的形象,诗人成功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愁和无奈。诗中的浣溪沙指的是位于今天南京市的浣溪沙湖,它在诗中成为了寄托诗人思绪的象征。朔雁边的愁心、西风中的离颜以及黄花时节的碧云天都是在诗中呼应诗人内心情感的意象。古戍烽烟迷斥堠和夕阳下的村落解鞍鞯,揭示了战乱和征战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疲惫。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展现了纳兰性德对战乱时代的深切体验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生动,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忧伤情绪。整首诗词以抒发离愁别绪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战争场景的描绘,传递了作者对战乱时代和征战生活的反思和思考。
总之,《浣溪沙》这首诗词以其深情而凄美的描写方式,展示了纳兰性德对战乱时代的痛苦体验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湖海三年隔,相逢塞路中。黄金酌卯酒,白发对春风。所愿乖平日,何知即老翁。悠悠越溪水,好在钓鱼筒。
一年年课数千言,口祝心祠挈出门。孤进难时谁肯荐。主司通处不须论。频秋入自边城雪,昨日听来岭树猿。若有水田过十亩,早应归去狄江村。
前日泛江时,雨昏失南山;今日迎我马,*鬌拥髻鬞。白塔映朱阁,间见青林间。问我岂忘之,扬鞭亟西还。西还亦聊尔,行矣来凭栏。扰扰红尘中,岂无一日闲。会复赓此诗,大书榜其颜。但恐厄风雨,清游天所悭。
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何当造幽人,灭迹栖绝巘.
一曲芳池万柄荷,游鯈潜躣水扬波。竹孙楹风偏细,梅子江湖雨正多。凡物寓进俱意得,谓予不饮柰愁何。暂来徒又还去,猛拍栏杆浩浩歌。
秋叶风吹黄飒飒,晴云日照白鳞鳞。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