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倚妆楼宝髻垂。
佩环依约下瑶池。
鬓边斜插碧蝉儿。
不嫁东风苏小恨,未圆明月柳娘悲。
舞休愁叠缕金衣。
陈允平,字衡仲,又字君衡,号西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试上舍不遇,遂放情山水,往来吴淞淮泗间。恭宗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宋元学案》卷二五《参议陈西麓允平先生》)。宋亡,以人才徵至元大都。不受官,放还。事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一五《西麓诗稿》卷首、《宋诗略》卷一五。 陈允平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西麓诗稿》爲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浣溪沙》是陈允平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双倚妆楼宝髻垂,
佩环依约下瑶池。
鬓边斜插碧蝉儿,
不嫁东风苏小恨。
未圆明月柳娘悲,
舞休愁叠缕金衣。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女子的愁苦和悲伤情绪。她站在装饰华丽的楼阁旁边,头上佩戴着珍贵的发饰,宝髻垂落。她的耳边挂着环佩,仿佛是为了等待约定的人来到瑶池边。她将碧蝉儿斜插在鬓边,这是一种象征美丽和爱情的装饰品。然而,她不愿意嫁给东风,她怀有对苏小的怨恨。明月还没有圆满时,柳娘就感到悲伤。她舞蹈的时候,愁苦的心情使得她叠缠的金衣也失去了光彩。
赏析:
《浣溪沙》通过描写女子的容貌和装饰物,展示了她内心的情感和痛苦。诗中运用了富有意象和情感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女子的忧伤和无奈。同时,诗中的意象也呈现出一种对爱情的希望与失望的对比。女子期待着约定的人的到来,但对过去的爱情却怀有怨恨和悲伤。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女子内心纷繁复杂的情感世界,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区宇半荆棘,干戈犹未休。屡空无计奈,多病不禁愁。农具应须办,朝簪便合投。全家耕谷口,一饱更何忧。
郊天社地君所重,翦秸刲匏微得供。秦皇汉帝陋古初,桀畴殊坛倾力奉。年年属车九重出,羽卫千人万人从。黄金日搜尽崖窟,飞樯走箠华夷动。马蹄路南村有社,里老邀神迎且送。荒林破屋风雨入,野鼠山狐狼藉共。何言茅箸古瓦瓯,稻饭豚蹄人得用。
田家禾黍方登场,枯桑索索天雨霜。黄花篱落尚可醉,今我不乐思武昌。武昌使君半年别,前日书来慰愁绝。想思为我作西亭,徙倚阑干只明月。大材开府何优游,政声日随江水流。赐金增秩未为宠,咫尺丹诏催归辀。灯前春雨同挥翰,南风吹船着淮岸。云间过雁唤愁生,短褐饭牛歌夜半。
天香亭下影婆娑,四畔高林结绿萝。云外飞仙不曾见,唯应翠树阅人多。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喜老时。明著衣冠为士子,高谈仁义作男儿。敢於世上明开眼,肯向人间浪皱眉。六十七年无事客,尧夫非是爱吟诗。
大士生兜率,空池满白莲。秋风明月下,斋日影堂前。色后群芳拆,香殊百和燃。谁知不染性,一片好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