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浣溪沙》

妙手何人为写真。
只难传处是精神。
一枝占断洛城春。
暮雨不堪巫峡梦,西风莫障瘐公尘。
扁舟湖海要诗人。

作者介绍

张孝祥(一一三二~一一七○),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歷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第一。方第,即上疏言岳飞冤狱,忤秦桧,授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桧死,召爲秘书省正字,累迁起居舍人、权中书舍人,爲御史中丞汪彻劾罢。寻起知抚州。孝宗即位,知平江府。召爲中书舍人,迁直学士院兼都督府参贊军事。领建康留守。力贊张浚主战,爲宰相汤思退所忌,以张浚党落职。思退罢,起知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復以言者罢。俄起知潭州,权荆湖南路提点刑狱,迁知荆南、荆湖北路安抚使。干道五年(一一六九),因疾力请归养侍亲,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六年,卒。年三十九。有《于湖集》四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宣城张氏信谱传》,《宋史》卷三八九有传。 张孝祥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慈谿李氏藏宋刊《于湖居士文集》(其中诗十一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浣溪沙》是宋代文学家张孝祥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妙手何人为写真。
只难传处是精神。
一枝占断洛城春。
暮雨不堪巫峡梦,
西风莫障瘐公尘。
扁舟湖海要诗人。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思考和感悟。诗人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妙手何人为写真”,即问世间有哪位高人能够将真实的精神境界写入作品之中。他认为,这种精神的传达是最为困难的。接着,诗人通过描绘洛阳春天中的一枝花,表达了这种精神的难以捕捉性。即使是春天的美景,也只能占据洛阳一隅,无法完全传达出来。

在后半部分的描写中,诗人运用暮雨、巫峡、西风和瘐公尘等形象,表达了对现实世界中困扰和干扰的无奈之情。他暗示了人们的真正精神境界往往被外界的喧嚣所掩盖和遮挡,无法得到充分的展现。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创作的期望和追求。他称扁舟湖海需要诗人,意味着广阔的湖海需要有才华横溢的诗人来描绘和抒发。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创作的使命感和对于艺术的追求。

赏析:
《浣溪沙》通过对艺术创作和精神表达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中真正精神境界的追求和渴望。诗人通过对洛阳春天中一枝花的描绘,表达了艺术创作中难以捕捉和传达的精神深度。同时,他通过暮雨、巫峡、西风和瘐公尘的象征意义,揭示了现实世界中对于精神境界的遮蔽和干扰。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于创作使命和追求的渴望,将湖海比喻为广阔的创作空间,需要有才华横溢的诗人去填补其中。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意象的运用和对现实与精神的对比,展示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和精神追求的思考。它表达了对于真实精神境界的追求,以及对于现实世界中种种干扰和遮蔽的无奈。整首诗词以意境深远、意味丰富的方式,带领读者思索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以及创作与精神追求的意义。

  • 《题郑云谷梅窗》

    匆匆岁月为谁忙,静倚梅窗到夕阳。老菊不知秋已去,晚风时送短篱香。

  • 《挽王静安先生》

    敢将私谊哭斯人,文化神州丧一身。越甲未应公独耻,湘累宁与俗同尘。吾侪所学关天意,并世相知妒道真。赢得大清干净水,年年呜咽说灵均。

  • 《观心》

    息念无如撄物何,一波才动引千波。试量方寸玲珑地,饾饤悲欢贮几多。

  • 《同成父过章泉用前韵示之》

    频年尽室依此行,意谢侏儒奉囊粟。今当舍竹去作吏,竹为嘿嘿如抱辱。嗟我作吏岂俗徒,虽非计然念则熟。如闻西江之水深无底,可以濯缨仍濯足。昔人一为功名误,置碑且虑变陵谷。那知立名自有道,未妨痛饮离骚读。人生于世譬于味,马肝不食宁非肉。弟当进德使有闻,兄亦自期无碌

  • 《婕妤怨》

    莫恃芙蓉开满面,更有身轻似飞燕。不得团圆长近君,珪月鈋时泣秋扇。

  • 《约圆机不至将出游鸡头山作二绝句》

    君何忘我不交关,为我胜君便不闲。豹雾人须归豹谷,鸡栖车且游鸡山。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