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苑瑶台风露秋。
整鬟凝思捧觥筹。
欲归临别强迟留。
月好谩成孤枕梦,酒阑空得两眉愁。
此时情绪悔风流。
晏殊(九九一~一○五五),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幼以神童着称,真宗景德二年(一○○五)十五岁时即赐同进士出身,初授秘书省正字,久之,擢翰林学士。仁宗天圣三年(一○二五)迁枢密副使,明道元年(一○三二)除参知政事,康定元年(一○四○)进枢密使,庆历二年(一○四二)加同平章事。先后出知应天、江宁、河南府,以及亳、陈、颍、许、永兴等州军。至和元年(一○五四)以疾归东京。二年卒,年六十五。謚元献。晏殊原有集,久佚。清胡亦堂辑《元献遗文》一卷,仅存诗六首。劳格辑《元献遗补编》(简称补编)三卷,其中诗两卷。一九一七年南城李之鼎将两书校订,勒爲一编,后附《元献遗文增辑》一卷,收入宜秋馆刊本《宋人集乙编》中。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二《侍中晏公神道碑》,《宋史》卷三一一有传。 晏殊诗李氏刊本虽收辑最多,但凌乱丛杂。这次整理,在前人成果基础上重新补辑、编次,定爲三卷。其得之于《会稽掇英总集》等宋人着作者,爲第一卷;得之于宋蒲积中《古今岁时杂咏》者,(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叶志诜抄本爲底本)爲第二卷;得之于元、明、清诸人着作者凡十八首,与辑出零句,合爲第三卷。
《浣溪沙》是宋代文学家晏殊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阆苑瑶台风露秋。
整鬟凝思捧觥筹。
欲归临别强迟留。
月好谩成孤枕梦,
酒阑空得两眉愁。
此时情绪悔风流。
诗意:
《浣溪沙》描绘了一幅秋日的离别场景。诗中的主人公身处阆苑瑶台,感受着秋天的凉爽之风和露水的滋润。她整理着头发,凝思着,手捧着觥筹(古代酒器),思绪万千。尽管她渴望回家,但在离别之际,她勉强拖延离去的时间。月儿明亮,却只成为她孤独枕上的梦境,酒宴散去,她只剩下忧愁的双眉。此刻,她悔恨自己的风流情事。
赏析:
《浣溪沙》以清新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感和内心的挣扎。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将离别的痛苦和内心的纠结表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阆苑瑶台风露秋”,描绘了阆苑中的瑶台,秋日里风露交融的景象,为整首诗词定下了秋日离别的背景。
接着,诗人以“整鬟凝思捧觥筹”的形象描绘了主人公的心态。整鬟意味着主人公在准备离别前的精心打扮,而凝思捧觥筹则表明她内心万千思绪。
“欲归临别强迟留”表达了主人公对离别的不舍,她希望能够迟一些离去,延长与亲友的相聚时间。
“月好谩成孤枕梦,酒阑空得两眉愁”这两句诗描绘了主人公离别后的孤独和忧愁。月亮虽然明亮,却只成为她孤独枕梦的背景。酒宴散去后,她只剩下忧愁的双眉,体现了她内心的孤独和伤感。
最后一句“此时情绪悔风流”表达了主人公对自己风流行为的后悔和懊悔。她在离别时才意识到自己的情感纠葛所带来的痛苦,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
总的来说,晏殊的《浣溪沙》以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示了离别时的内心痛苦和纠结,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自己行为的懊悔。这首诗词以其深刻的意境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了晏殊独特的情感和文学才华,被誉为宋代爱情诗词的经典之作。
二难不在机云下,犹记联翩入洛来。方喜朱弦将迭奏,忽惊白璧已双埋。守曹参法曾传髓,效玉川诗亦夺胎。愁绝象贤肇家传,夜窗三复有馀哀。
十里环溪,记当年并游,依旧风景。彩舫红妆,重泛九秋清镜。莫叹歌台蔓草,喜相逢、欢情犹胜。苹洲畔、横玉惊鸾,半天云愁凝。中秋醉魂未醒。又佳辰授衣,良会堪更。早岁功名,豪气尚凌汝颍。能致黄金一井,也莫负、鸱夷高兴。别有个、潇洒田园,醉乡天地同永。
小小明窗瞰水开,惜花常是手亲栽。春山欲晓听莺语,社雨才晴认燕来。自涤砚砖闲试墨,笑持茗碗胜衔杯。有时细链推敲字,搔首斜阳立几回。
银箭初传暖律延,微和渐扇物华妍。彩幡红镂宜春字,永奉宸慈亿万年。
半床秋月一声鸡,万里行人费马蹄。青野雾销凝晋洞,碧山烟散避秦溪。楼台稍辨乌城外,更漏微闻鹤柱西。已是大仙怜后进,不应来向武陵迷。
雪柏霜松自有神,冲风槁叶故难禁。云间已閟贞元曲,岁晚谁闻正始音。天地有穷归幻化,圣贤无命亦山林。愁来又把离骚读,长夜悠悠慷慨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