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鼓新歌百样娇。
铜丸玉腕促云谣。
揭穿飞瓦雹声焦。
九曲池边杨柳陌,香轮轧轧马萧萧。
细风妆面酒痕销。
贺铸(一○五二~一一二五),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北宗狂客,卫州(今河南汲县)人。以唐贺知章爲远祖,因自称越人。初以外戚恩爲右班殿直,官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徐州宝丰监等。哲宗元祐七年(一○九二),以李清臣、苏轼等荐,监鄂州宝泉监。丁母忧服除,通判泗州、太平州,管勾亳州明道宫。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以承议郎致仕,卜居苏南。又以荐復起,管勾杭州洞霄宫。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再致仕。七年,卒于常州,年七十四。铸善爲词章,以填词名家,因《青玉案》词“梅子黄时雨”句,世称贺梅子。诗亦爲时人所重,自编《庆湖遗老诗集》前后集,今有前集传世。集中诗题下多详注作诗年月及诗中涉及的人物里居姓字,见出今本仍系自编本之旧。事见《庆湖遗老诗集》原序及附录《贺公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贺铸诗,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在原集九卷后增补“拾遗”“补遗”各一卷。参校清干隆彭氏知圣道斋抄本(简称清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宜秋馆刊《宋人集乙编》本(简称宋人集),并酌校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中所收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浣溪沙》是一首宋代贺铸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叠鼓新歌百样娇。
铜丸玉腕促云谣。
揭穿飞瓦雹声焦。
九曲池边杨柳陌,
香轮轧轧马萧萧。
细风妆面酒痕销。
诗意:
《浣溪沙》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诗中通过描绘鼓声、云谣、飞瓦雹声等自然元素,以及池边的杨柳、轮子声和细风等景物,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词之美在于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自然景物及其声音、氛围的感知,并通过这种感知来表达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赏析:
贺铸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将读者引入其中,感受其中的美妙。首句“叠鼓新歌百样娇”,通过叠鼓的节奏和新歌的娇美,展现了欢快的氛围。接着,“铜丸玉腕促云谣”,用铜丸敲击玉腕产生的声响,形容云谣的快速传唱,给人一种热闹喧嚣的感觉。
诗的下半部分描绘了九曲池边的景象。作者通过描写杨柳和轮子声,将读者带入这个宁静的场景。杨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景物,它的轻柔和婉约与诗人的感悟相呼应,给人以舒适、宁静的感觉。而“香轮轧轧马萧萧”则表现了一种忧郁的氛围,给人以思索和凄凉之感。
最后一句“细风妆面酒痕销”是整首诗的收束之句。细风轻拂着妆面,将酒痕悄然抹去,象征着一种消逝和结束。这句诗把人生的繁华与消逝相结合,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和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繁华与消逝的思索。贺铸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深思。
嘉木开繁阴,叠障围空翠。蟠极得疏梅,凛凛有高致。馀芳敢追扳,薰莸不同器。相期忘机友,共结棲真计。清姿固可人,所乐在臭味。
薄游厌人境,振策穷幽躅。理公所开凿,遗迹在岩麓。秋杪霜叶丹,石面寒泉绿。仰窥条上猿,攀萝去相逐。物情一何适,人事有羁束。却过猊峰回,遥望松林曲。前山夜来雨,湿云涨崖谷。缥缈辨朱甍,禅房带修竹。故人丹丘彦,抱被能同宿。名篇聊一咏,异书欣共读。蹉跎未闻道,黾勉
仁莫如父子,义莫如君臣。二者尚有失,自馀恶足论。
处处如雷针在舌,咂肤成群难扑灭。主人作官重膏血,未劳挥拂蚊自绝。荆棘不产茅山帝,天台有菌皆可尝。期君守此化民术,异类尽令回善良。
妾住越城南,离居不自堪。采花惊曙鸟,摘叶喂春蚕。懒结茱萸带,愁安玳瑁簪。待君消瘦尽,日暮碧江潭。
天下名山数南国,岘首首推襄汉域。前年假节使湖外,道出铜鞮一攀陟。檀溪西下烟雨繁,梦泽南回云雾织。绝壁颓岩画障开,阳林杂蘤天光逼。飘然不减京台乐,城阙弦歌野耕植。借问人心谁见思,云来远庇羊公德。乃知仁爱与山俱,奚用沈碑衒金刻。追询耆旧访祠宇,迟拜丹青纪聪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