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袖娇鬟舞石州。
两行红粉一时羞。
新声难逐管弦愁。
白发主人年未老,清时贤相望偏优。
一尊风月为公留。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浣溪沙》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翠袖娇鬟舞石州。
两行红粉一时羞。
新声难逐管弦愁。
白发主人年未老,
清时贤相望偏优。
一尊风月为公留。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场景,以及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的思考。诗中的翠袖娇鬟在石州跳舞,她的美丽和娇羞让两行红粉也感到害羞。然而,新的音乐声难以与管弦乐器同步,使人感到愁苦。主人虽然已经白发苍苍,但年纪尚未老去,他渴望清朝的贤相能够看到他的才华。他希望留下一杯酒,与风月共同留念。
赏析:
《浣溪沙》展现了欧阳修的才华和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描写舞女的美丽和娇羞,以及主人的愿望和心情,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求和珍惜。舞女的形象象征着美丽和青春,而主人则代表着智慧和才华。两者的结合,使诗词既有了视觉上的美感,又有了情感上的共鸣。
诗中对新声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时光变迁和传统文化的忧虑。新声无法与传统的管弦乐器同步,象征着现代的变革和传统的矛盾。作者通过这一描写,抒发了对时代变迁和文化传承的感慨之情。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期望和希望,他希望自己的才华能够被清朝的贤相所看重。这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反思,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华的自信。
整首诗词以清丽的意境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欧阳修的独特风格和才情。通过对美丽、时光和人生的思考,诗词给人以深深的感悟和启迪,使人不禁沉浸其中,感叹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脆弱。
时雨光风总是吟,忧欢元不系晴阴。醍醐未用逾玄酒,中节何须论浅深。
出帘仍有钿筝随,见罢翻令恨识迟。微收皓腕缠红袖,深遏朱弦低翠眉。忽然高张应繁节,玉指回旋若飞雪。凤箫韶管寂不喧,绣幕纱窗俨秋月。有时轻弄和郎歌,慢处声迟情更多。已愁红脸能佯醉,又恐朱门难再过,昭阳伴里最聪明,出到人间才长成。遥知禁曲难翻处,犹是君王说小名。
忆初怀诏下天街,红烛相随御史来。场屋喜遵新定格,朝廷思见已成材。诛锄险异归平坦,洗濯英华出草莱。文藻诸生皆足用,更期儒行比骞回。
謪仙携妓戏人寰,也被千花妒玉颜。半点闲情千古恨,一波秋水两春山。锦袍宫烛云霄上,白苎乌纱江海间。欲寄双鱼招醉魂,月轮捉了蚤言还。
布谷布谷,十家九家逃亡屋。去冬屯田买牛到黄犊,今春军需剥皮共食肉。无牛可耕休论饭,秋粮要米从何办。布谷布谷奈尔何,江南渐少淮南多。
青壶乃似壶中谪。万象光辉森宴席。红尘闹处便休休,不是个中无皂白。歌烦舞倦朱成碧。春草池塘凌谢客。共君商略老生涯,归重玉田秧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