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径任蓬蒿,衡门闭亦牢。
驹寒宜在谷,鹤倦懒鸣皋。
老树根流髓,重岩石长膏。
樵童更閒静,听我读离骚。
释文珦(一二一○~?)(生年据本集卷一○《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余。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文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及《诗渊》中所引录。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诗词:《荒径》
朝代:宋代
作者:释文珦
荒径幽静,长满了野草和蒿草,仿佛无人走过。门上的门闩关得紧紧的,就像是要阻拦一切外来的干扰。寒冷的天气里,马儿更适合在山谷中奔驰,而疲倦的鹤则不愿意在高处鸣叫。
这条荒径旁边的老树,树根中流动着浓郁的精华,像是年久失修的岩石结出的香脂一样。在这宁静的环境里,伐木的童子们也显得更加安静,他们倾听着我诵读离骚这首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山水为背景,描绘了一条被人遗忘的幽静小径。诗中的景物与人物都显得冷寂而安详,传达出一种宁静和深沉的意境。
诗人以幽径、闭门、驹寒、鹤倦等形象来表达人与自然的亲近与共鸣。幽径的存在使得这个世界更加宁静,而关闭的门闩则象征着对外部干扰的拒绝。驹寒宜在谷、鹤倦懒鸣皋,描述了适应环境的智慧和自然物的本能。老树根流髓、重岩石长膏,则通过对自然界长寿和积淀的描写,表达了生命的坚韧和充实。
最后,诗人提到了樵童,他们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更加安静和闲适。他们静静地聆听着诗人读离骚这首诗,正如他们对自然与人文的敏感和细致体验。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的自然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宁静与内心满足的向往。这首诗以诗人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莲荡中央劣露沙,上头便著野人家。篱边随处插垂柳,檐下小船萦钓车。
绿堤春草合,王孙自留玩。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
故国伊川远,深居碧嶂前。伴吟唯有鹤,高趣别无仙。岳信闲慵答,丹经秘不传。杖蔾时访我,终日话南禅。
绿发青衫旧竹君,墨卿挥拂更清新。断枝活叶风萧瑟,想见凌云百尺身。
词源浩渺浙江潮,倒泻银河落九霄。贝阙珠宫春不老,蓬莱瀛海路非遥。多君访古曾携手,愧我劳生漫折腰。拟欲诛茅成小隐,山云不薄幸相招。
宿雾浓云拨不开,更倾骤雨下天来。天公也喜人欢聚,故遣斜阳送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