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黄龙洞》

一从负图与负舟,天公閟之居灵湫。
重瞳胼手久不作,苍苔古木两漠漠。
朝来石磴鳞鳞湿,如觉蜿蜒为人出。
甘霖未甦焦卷多,相候吴云莫相失。

作者介绍

周文璞,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原籍阳谷(今属山东)。宁宗庆元间爲溧阳丞(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与姜夔、葛天民、韩淲等多唱和。有《方泉诗集》传世。 周文璞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黄龙洞》是宋代诗人周文璞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黄龙洞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一从负图与负舟,
天公閟之居灵湫。
重瞳胼手久不作,
苍苔古木两漠漠。
朝来石磴鳞鳞湿,
如觉蜿蜒为人出。
甘霖未甦焦卷多,
相候吴云莫相失。

诗词的诗意主要表现了作者对黄龙洞的景色和自然环境的描绘,同时也融入了对时间的感慨和对人与自然的交融之感。

在赏析这首诗词时,首先可以注意到作者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通过描述负图与负舟,描绘了作者一直以来对于黄龙洞的向往之情。天公閟之居灵湫一句表现了黄龙洞的地理环境幽静、灵秀,使人联想到一个神秘而古老的所在。

接着,诗中出现了重瞳胼手久不作,苍苔古木两漠漠的描写,通过这些词句,展现了黄龙洞的岁月沉淀和历史的厚重。石磴鳞鳞湿一句则描绘了朝来时石磴湿润的景象,仿佛道路在蜿蜒曲折中引领人们进入黄龙洞的奇境。

最后两句甘霖未甦焦卷多,相候吴云莫相失,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够持续享受到吴地的云雨之恩,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交融和对大自然的依存之情。

综上所述,《黄龙洞》这首诗词通过对黄龙洞的描绘,展示了其幽静秀美的自然景观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使人感受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之美。

  • 《与现、寿二长老游寿泉,因话去年林屋之游,》

    何年锡杖斫清甘,天遣深源寿此庵。金魇万枝浮倒影,为君题作菊花潭。

  • 《偈颂二百零五首》

    非男女之相,出有无之量。透万机之前,超三界之上。穷而通,简而当。松含月兮夜寒,溪带雨而春涨。

  • 《题城山顶庵》

    高广与城埒,平夷似砥同。举头瞻近日,敌面怯东风。千嶂履屐下,重湖几席中。吾乡那有此,几欲傲愚公。

  • 《余应卿招饮》

    东门郭外七桐里,知有宣州别驾家。再世从游心自喜,暂时觞咏语无哗。平田寒日行孤鹜,枯木凄风集乱鸦。酒圣诗狂休问我,淋漓颠倒任横斜。

  • 《夜会问答十》

    寒夜清,帘外迢迢星斗明。况有萧闲洞中客,吟为紫凤呼凰声。瘿木杯,杉赘楠瘤刳得来。莫怪家人畔边笑,渠心只爱黄金罍。落霞琴,寥寥山水扬清音。玉皇仙驭碧云远,空使松风终日吟。莲花烛,亭亭嫩蕊生红玉。不知含泪怨何人,欲问无由得心曲。金火障,红兽飞来射罗幌。夜来斜展

  • 《李翰林》

    谪下三清列八仙,获调羹鼎侍龙颜。吟开锁闼窥天近,醉卧金銮待诏闲。旧隐不归刘备国,旅魂长寄谢公山。遗编往简应飞去,散入祥云瑞日间。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