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舞承尘,倚恃主人仁。
主人忽不仁,买弹弹尔身。
何不远飞去,蓬蒿正繁新。
蒿粒无人争,食之足为珍。
莫觑翻车粟,觑翻罪有因。
黄雀不知言,赠之徒殷勤。
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人。少隐嵩山,性介,少谐合。韩愈一见为忘形交。年五十,得进士第,调溧阳尉。县有投金濑、平陵城,林薄蒙翳,下有积水。郊间往坐水旁,裴回赋诗,曹务多废,令白府以假尉代之,分其半奉。郑余庆为东都留守,署水陆转运判官。余庆镇兴元,奏为参谋,卒,张籍私谥曰贞曜先生。郊为诗有理致,最为愈所称。然思苦奇涩,李观亦论其诗曰“高处在古无上,平处下顾二谢”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黄雀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黄雀在尘土中翩翩起舞,依赖于恩主的仁慈。恩主突然不再仁慈,却购买弹丸来射杀它。为何不远飞离开,到茂盛的蓬蒿之中。蓬蒿的种子无人争夺,食之足以为珍贵。不要觊觎翻倒的车粟,因为觊觎的行为会带来罪恶。黄雀并不了解人类的语言,却将自己的馈赠奉献给人们。
诗意:
《黄雀吟》以黄雀为象征,表达了在世间苦难环境中生存并依赖他人的无奈与忠诚。黄雀依赖于仁慈的主人,但主人的态度突然改变,对黄雀产生了威胁。诗人通过黄雀的遭遇,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忠诚之间的微妙关系。诗中表达了对善良和仁慈的渴望,以及对背叛和不公的痛惜。
赏析:
《黄雀吟》通过黄雀这一小小的生物形象,揭示了人们在世间的生存境遇和亲情友情的脆弱性。黄雀舞承尘,寓意黄雀只能在尘土中舞蹈,无法独立飞翔,象征了弱小和无助。黄雀依赖主人的仁慈,但主人的突然不仁,象征了人心的变幻和无常。诗中的蓬蒿代表着茂盛的自然世界,与人间的世俗相对立,凸显了人类的贪欲和自私。诗人表达了对于仁慈、公正和美好事物的向往,呼吁人们不要追逐短暂的私利,而应追求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黄雀不理解人类的语言,仍然将自己的馈赠奉献给人们,显示出黄雀内心的善良和纯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人性的反思和对美好的追求。
总体而言,《黄雀吟》通过简洁而富有象征意味的语言,通过黄雀的遭遇展现了人类情感和道德的复杂性,以及对美好价值的追求。这首诗词在唐代诗歌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了当时社会和人际关系的一些特点和问题。
秦楼花发时,秦女笑相随。及到秋风日,飞来欲问谁。似厌栖寒菊,翩翩占晚阳。愁人如见此,应下泪千行。
我有一机,直下示伊。青天霹雳,电卷星驰。德山临济,棒喝徒施。不传之妙,於汝何亏。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冉冉青衫客,悠悠白发人。乱山孤驿暮,长路百花新。终岁行他县,全家望此身。更思君去就,早晚问平津。
圣贤不得见,道散固已久。学者多自贤,鲜肯事师友。颠冥声利中,悔吝皆自取。动言无媿作,未知果然否。寡过云未能,先圣欣善诱。凛凛孟氏言,几希异禽兽。参乎病知免,遂使启足手。宁知起易箦,又在此段后。吾侪况小人,气质素凡陋。以其所以养,孝道亦何有。勉前类水马,立处
渺渺长淮路,秋风落木悲。乾坤限南北,胡虏迭兴衰。志士言机会,中原入梦思。江湖好山色,都在夕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