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王君羽化脱秦厄,故山至今名落翮。
又不见乌程野鹤投氅毛,佞臣称瑞民斯劳。
何如奉林控鹤登清霄,伤然委羽登山椒。
青衣出入洞方杳,紫气氤氲风尚飘。
令君颇似丁令威,鹤驭久去双凫明。
山川良是人民非,一新琳宫还旧规。
黄山父老歌循良,诵君诗句游云房。
更将山石比坚操,百碎犹能彻骨方。
楼钥(一一三七~一二一三),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温州教授。干道五年(一○六九),以书状官随舅汪大猷使全。累官知温州。光宗朝,召爲考功郎,改国子司业,累迁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给事中。宁宗受禅,迁吏部尚书,因忤韩侂胄,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知婺州,移宁国府,仍夺职致仕。侘胄诛,起爲翰林学士,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七。赠少师,謚宣献。有《攻媿集》一百二十卷、《范文正公年谱》等。事见《絜斋集》卷一一《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楼钥诗,以南宋四明楼氏家刻本《攻媿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底本残缺部分,据武英殿聚珍版《四库全书》本补足(其中五至七卷,武英殿本分爲四卷,仍改按底本目录爲序)。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黄岩令郑仁叔索委羽洞诗》是宋代楼钥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君不见王君羽化脱秦厄,
故山至今名落翮。
又不见乌程野鹤投氅毛,
佞臣称瑞民斯劳。
何如奉林控鹤登清霄,
伤然委羽登山椒。
青衣出入洞方杳,
紫气氤氲风尚飘。
令君颇似丁令威,
鹤驭久去双凫明。
山川良是人民非,
一新琳宫还旧规。
黄山父老歌循良,
诵君诗句游云房。
更将山石比坚操,
百碎犹能彻骨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黄岩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典故,表达了对真正的贤者和忠臣的赞美,以及对伪善者和佞臣的批评。
诗中首先提到了王君羽,他能够摆脱困境,得到解脱。这意味着真正的贤者能够超越世俗的束缚,保持纯净的心灵。
接着,诗中提到了乌程野鹤,采用对比的手法暗示了佞臣的卑劣和伪善。佞臣被称为“瑞民”,表面上似乎受人尊敬,但实际上却背离了人民的利益。
诗人呼吁奉林的人们能够掌控自己的命运,像鹤一样登上清晰的高度。然而,现实中的情况却让人感到悲伤和失望,因为真正的贤者往往被遗忘。
诗中还描绘了洞穴中的景象,表达了一种神秘和超然的意境。紫气氤氲、风尚飘荡,增添了一种神奇的氛围。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丁令威的形象,表达了对忠诚和坚定的赞美。鹤的驾驭者已经离去,但他的精神和行为依然闪耀。
最后,诗人将山川与人民相对比,表达了对真正的贤者和忠臣的崇敬之情。他呼吁恢复旧有的规矩,重建纯粹和正义的琳宫。
整首诗以黄岩的山水景色为背景,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对真正贤者和忠臣的歌颂,以及对伪善者和佞臣的批评。同时,诗中还融入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民的关怀,展示了诗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为惭食肉主恩深,日晏蟠蜿卧锦衾。且学志人知白黑,那将好爵动吾心。
吾闻何月卿,逸气欲倾泻。词源浩班扬,诗律薄风雅。想初读书眼,坐阅灯几炧。土生贵适性,安得计用舍。青鞋踏九疑,丝絇远金马。飘然潇湘游,采芷动盈把。吁嗟既忧患,犹得营万瓦。我无茅一庐,劫劫思里社。
真个先生爱睡。睡里百般滋味。转面又翻身,随意十方游戏。游戏。游戏。到了元无一事。
四曲渔人寿烛明,明在水云连处生。倚天若木朝朝艳,照海金波夜夜清。
雨余山色媚晴晖,无呈孤云自在飞。坐到黄昏尤不恶,载将明月满船归。
醉帽不轻飞,秋菊有佳色。自惭群座中,主人犹未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