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檄西来趣会兵,秋风胡虏更纵横。
烽火石岭塞垣迥,马渡分河波浪生。
使者漫传苏武节,君王频幸亚夫营。
百年信誓明如日,何事纷纷起战争。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会兵》是宋代刘子翚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羽檄西来趣会兵,
秋风胡虏更纵横。
烽火石岭塞垣迥,
马渡分河波浪生。
使者漫传苏武节,
君王频幸亚夫营。
百年信誓明如日,
何事纷纷起战争。
中文译文:
军令飞鸽急传西方,迅捷而威武。
秋风吹拂下,胡虏更加放肆纵横。
烽火在石岭上燃起,塞垣相隔遥远。
马队渡过河流,波浪翻腾而生。
使者四处传达苏武的忠诚,君王频频莅临亚夫的军营。
百年来,信誓旦旦的誓言如同明媚的阳光,
为何纷纷而起战争?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种军事会战的景象,表达了刘子翚对战争的思考和忧虑。通过描绘战场上的各种景象,诗人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残酷,并对战争的动机提出了质疑。
诗中提到了羽檄传令的情景,展示了军队行动的迅速和威力。秋风吹拂之下,敌人胡虏更加嚣张,烽火在石岭上燃烧,塞垣将人们隔离开来,马队渡过河流,波浪翻腾,形容了战争的残酷与紧张。
诗中还提到了使者传递苏武忠诚的节操,以及君王频繁莅临亚夫的军营,表达了对忠诚和尽职的肯定。然而,诗人在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战争的疑问和忧虑,质问百年来信誓旦旦的誓言为何导致战争的频繁发生。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战争的景象,通过对战争的揭示和反思,呈现了对战争的批判态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以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思考引发读者对战争的思考和反思。
豢龙作醢龙吞声,天公愦愦迷雨晴。玉脂泣烹足媚妩,苦酒五色生光明。龙虽伸物畏馋吻,携朋去作天田耕。稚禾婉婉鱼薧立,高原庚庚龟兆横。汉家燮调岂无术,阴阳纵闭归董生。□□□□□□□,□□□□□□□。我贫自笑一瓢许,瓶粟屡空惭釜与。彭泽曾无种秫资,沂水聊助咏雩舞。
山郡寒仍少,江村晚易昏。梅共浑雪色,树影半云根,远役竟何事,壮怀谁与论。布帆无恙在,长啸下荆门。
千峰围古寺,深处敞楼台。景异寻常处,人须特达来。松杉寒更茂,岚霭昼还开。欲续丰碑语,含毫恨不才。
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大梁春雪满城泥,一马常瞻落日归。身世自知还自笑,悠悠三十九年非。
露箬霜筠织短篷,飘然来往淡烟中。偶经菱市寻溪友,却拣苹汀下钓筒。白菡萏香初过雨,红蜻蜓弱不禁风。吴中近事君知否?团扇家家画放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