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入山亭望,言是石崇家。
二月风光起,三春桃李华。
莺吟上乔木,雁往息平沙。
相看会取醉,宁知还路赊。
高瑾,渤海人,士廉之孙,登咸亨元年进士第。诗四首。
晦日宴高氏林亭
试入山亭望,言是石崇家。
二月风光起,三春桃李华。
莺吟上乔木,雁往息平沙。
相看会取醉,宁知还路赊。
译文:
试着走进山亭远眺,说这里是石崇的家。
二月的风光开始绽放,三春的桃李竞相开花。
黄莺在高枝上歌唱,大雁往南飞翔。
我们相互对饮欢聚,不计辛劳,不知道归途艰难。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晦朔日的景象,诗人登山望远,下山后与朋友在高氏林亭共饮风雅。诗中融入了春天的气息,通过描写春天的风光、花朵的绽放和鸟雀的歌唱,表达了对生活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诗人将这样的景象与人生的苦难对比,以朋友聚会的情景寄托对人生的憧憬和追求幸福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展示了春意盎然的美好气象,使人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兴盛与生机。同时,诗中以高氏林亭作为聚会的场所,通过诗人和朋友们的欢聚,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友情的重视。
此外,诗人在诗的最后两句将欢聚共饮的场景与人生的归途做了对比,暗示了人生的艰辛和不确定性。诗中的“还路赊”意味着不知道归途是否顺利,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凄凉气息,使整首诗更加深入人心。
总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表现友情的场景,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自由的追求。
紫云回薄隐新愁,早起钟声也是不。遍地葱花两三亩,至今人道景阳楼。
岁岁今宵乞巧楼,疏星如弈月如钩。莫将寒信侵房屋,肯把閒情问女牛。儿笑无书空曬腹,妇言有酒可浇愁。鹊慵竟失河桥约,尽日喳喳古树头。
九叠峰头一道泉,分明来处与云连。几人竞赏飞流胜,今日方知至味全。鸿渐但尝唐代水,涪翁不到绍熙年。从兹康谷宜居二,试问真岩老咏仙。
西山最高峰,积雪连四季。登楼试寓目,入国有故地。烽候虽久息,武经思豫备。文饶昔筹边,公意今无愧。
浪爪拏舟雪溅空,十年胸际著慈风。如今堂上时相见,分付饮茶谈笑中。
蝉声昨日催秋至,渐觉单衣卷凉吹。闲吟最爱夕阳天,水转澄鲜山转媚。几处桐阴清露垂,萧然物候翻相宜。不知宋玉何为者,畏见西风摇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