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斋坐阅岁华空,乐与贤豪燕喜同。
清影屡移松桂月,和声频送管弦风。
远于籍外追歌妓,恨不樽前作醉翁。
况近始郊多废事,共迎萧露入弦中。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会微之诸君》是宋代韩维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转的感慨,以及对友谊和音乐的赞美。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开斋坐阅岁华空,
乐与贤豪燕喜同。
清影屡移松桂月,
和声频送管弦风。
远于籍外追歌妓,
恨不樽前作醉翁。
况近始郊多废事,
共迎萧露入弦中。
诗意:
开斋坐阅岁华已经消逝,时光荏苒如梦一场,
音乐和贤士们一同欢聚,共享欢乐。
明亮的月光在松树和桂树间投下清晰的影子,
和谐的音乐频频传来,如同管弦之风。
远离官职之外,追随歌妓,
真希望能成为那个在酒前作诗的醉翁。
而近在近郊却有许多烦琐事务,
共同迎接凉爽的秋露进入音乐的世界。
赏析:
这首诗词以开斋之时为背景,诗人借此抒发了对光阴易逝的感慨。他坐在一旁,回顾岁月的流转,觉得时光匆匆,美好的时光就像空中的烟云,一转眼就消失了。在这样的时刻,他与音乐家和贤士们一同欢聚,共享快乐。月光透过松树和桂树的枝叶,投下清晰的影子,而音乐的和谐旋律此起彼伏,如同管弦之风迎面吹来,使人心旷神怡。诗人追寻着远离尘嚣的生活,追逐歌妓的音乐与欢乐,真切地希望自己能像醉翁一样,在酒醉前畅快地作诗。然而,近在眼前的近郊却有许多琐事困扰,但他们共同迎接着秋天凉爽的露水进入音乐的世界。
这首诗词通过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表达了人生短暂的哀叹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诗人在音乐的陪伴下,追逐自己的理想和心灵的寄托,希望能逃离尘世的琐事,享受纯粹的音乐和诗意。整首诗词意境明朗,通过景物的描绘和音乐的表达,传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刻的珍惜和对纯粹艺术追求的向往。
四十八弘誓原,百千万亿弥陀。水鸟树林开正眼,为人亲切不消多。
日三百颗沃镵涎,肘后丹方勿浪传。晚与放翁争旷达,荔枝颠向海棠颠。
休官鼓泽居闲久,纵清苦爱吾子能守。幸年来所事消磨,只有苦吟甘酒。平生学道在初心,富贵浮云何有?恐此身未许投闲,又待看凤麟飞走。
山中读书罢,来憩澄湖滨。绿阴暗溪路,草堂静无尘。平生沧洲意,烟波梦垂纶。石梁度落景,花渚藏余春。闲情狎鱼鸟,悠然适吾真。云天澹晴霁,空水明衣巾。未遂乘桴愿,徒怀江海人。
流汗沾衣不自支,庭中散发立多时。乌乌画角凌风起,淡淡银河拂地垂。浮玉闲游元自乐,浣花小筑亦何疑。东归万里君知否?要了沧洲一段奇。
高高琅琊台,台下生菌簵。照车十二乘,光彩不足谕。既当少微星,复隐高山雾。金丘华阳下,仙伯养晦处。茅茨对三峰,梧桐开一路。神溪绕皋陆,樵牧自成趣。时登青冥游,若从天江度。墟里献薇蕨,群公致衣缕。深沉复清净,偃仰视太素。猛兽识宾仆,赪霞知早暮。峨峨云龙开,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