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鸿初忌瘴边岚,止到峰前不更南。
近日鸿多更南去,峰名几似晋清谈。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回雁峰》是宋代诗人曾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宾鸿初忌瘴边岚,
止到峰前不更南。
近日鸿多更南去,
峰名几似晋清谈。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回雁峰上的景象。诗人以宾鸿初返的景象为引子,表达了宾鸿对瘴边岚的避讳,意指宾鸿不愿意越过这片迷雾笼罩的山脉南下。诗人观察到近日鸿雁频繁南飞,而回雁峰的名字又与晋代清谈文化有所联想,因此提出了一个问题。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回雁峰上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宾鸿初忌瘴边岚,暗示了有人因为某种原因而避讳这片山脉的南下之路。诗人以此为引,表达了对于时代变迁和人事流转的思考。鸿雁南飞的景象暗示着岁月更迭,人们的行迹也随之改变。诗人将回雁峰与晋代清谈文化相对应,借此引发读者对于传统文化的思考。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山峰景象,同时蕴含了丰富的意蕴。宾鸿初忌瘴边岚,止到峰前不更南,表达了一个人对于某种恐惧或限制的态度。而近日鸿多更南去,峰名几似晋清谈,通过对鸿雁南飞和山峰名字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和传统文化的思考。整首诗以简练的文字构建了一个微妙的意境,使读者在静默中感受到岁月的流转和文化的传承。
百钱薪买绿蓑衣,不羡黄金带十围。枯柳坡头风雨急,凭谁画我荷鉏归?
少年嗜书谒目力,老去观书涩如棘。短檠油尽固自佳,坐守一窗如漆黑。渔歌袅袅起三更,哀而不怨非凡声。明星已高声未已,疑是湖中隐君子。
急浪吹飞雪,鸣稿破晓滩。异乡人易老,行路古来难。玉露晨初湿,天河夜不乾。飘流双鬓白,未有一枝安。
青春三十馀,众艺尽无如。中散诗传画,将军扇续书。楚田晴下雁,江日暖游鱼。惆怅空相送,欢游自此疏。
隔水梨花豪放尽,安排鼠耳到庭槐。十分春事杜门过,百色老怀中酒来。闻丽人行头辄掉,见兰亭帖眼还开。碧衫玉唾酴醾晚,更倩诗翁着句催。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