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庙无尘八马回,奉天城垒长春苔。
咸阳原上英雄骨,半向君家养马来。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令狐楚帅河阳,奇其文,使与诸子游。楚徙天平、宣武,皆表署巡官。开成二年,高锴知贡举,令狐绹雅善锴,奖誉甚力,故擢进士第,调弘农尉,以忤观察使,罢去。寻復官,又试拔萃中选。王茂元镇河阳,爱其才,表掌书记,以子妻之,得侍御史。茂元死,来游京师,久不调,更依桂管观察使郑亚府为判官,亚谪循州,商隐从之,凡三年乃归。茂元与亚皆李德裕所善,绹以商隐为忘家恩,谢不通。京兆尹卢弘正表为府参军,典笺奏。绹当国,商隐归,穷自解,绹憾不置,弘正镇徐州,表为掌书记。久之,还朝,復干绹,乃补太学博士。柳仲郢节度剑南东川,辟判官、检校工部员外郎,府罢,客荥阳卒。商隐初为文,瑰迈奇古,及在令狐楚府,楚本工章奏,因授其学,商隐俪偶长短而繁缛过之。时温[庭]廷筠、段成式俱用是相夸,号三十六体。《樊南甲集》二十卷、《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今合编诗三卷。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人。生元和八年,大中十二年卒(据冯浩《玉谿生年谱》及岑仲勉《玉谿生年谱会笺平质》所推定。)补诗一首。
《浑河中》
九庙无尘八马回,
奉天城垒长春苔。
咸阳原上英雄骨,
半向君家养马来。
中文译文:
九庙无尘八马回,(九庙废墟无人烟,八骏马归来)
奉天城垒长春苔。 (奉天城垒上布满青苔)
咸阳原上英雄骨,(咸阳平原上葬有众多英勇的人的骨骸)
半向君家养马来。 (其中一部分前来驻留在君主家)
诗意:
这首诗以咸阳这个历史名地作为背景,表达了时光荏苒,辉煌的事物已经消逝的情感。九庙代表着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帝王陵墓,而八马则象征着传说中的神马,这些废墟和往事都消失于九曲十八弯的浑河中。奉天城垒已经被长春苔覆盖,长春苔意味着岁月的流逝。咸阳原上埋葬着许多英勇的人,他们的英勇事迹已经在历史长河中埋没,只有他们的骨骸留在世间。有一部分英勇之人的骨骸被君王家收留,象征着英勇和荣誉会永远存在于历史和君王心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咸阳的废墟和长春苔的描写,表达了时光的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九庙和八马代表着辉煌的帝国和神马的传说,而长春苔的存在则表明这些辉煌已经逝去,被岁月所消磨。咸阳平原上埋葬着众多英勇的骨骸,他们的事迹已经被历史遗忘,只有他们的骨骸留在九曲十八弯的浑河中。然而,在这些逝去的事物中,还有一部分被君王家所收留,他们的荣誉会延续下去。整首诗充满着时光荏苒和历史变迁的情感,通过描写废墟和英勇骨骸,表达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英勇事迹的悼念。
总之,《浑河中》这首诗写出了时光荏苒和历史变迁的情感,通过描写九庙废墟、奉天城垒和咸阳原上的英勇骨骸,表达了诗人对逝去辉煌事物的感慨和对英勇事迹的赞颂。
光阴倾与篆烟消,十八年华似昨朝。久负君恩惭老大,已衰心力叹飘萧。官闲自可从乡饮,情至因忘对客谣。一笑春红真漫耳,傍人已道色全饶。
空山雪片大如盘,有客远在孤馆眠。翰林喝马不到地,白帝叱驭亲行鞭。疾驱滕六笞飞廉,六花急舞狂且颠。玉皇香案口读宣,深衣大带依然仙。东里先生履欲穿,湿透布袜枵囊缠。高谈雄辩炉亭边,不有义意谁肯前。阳羡山中春信传,两骖已发垂虹鞭。诸君急棹山阴船,子猷逸兴今翻然。
潞公曩自蜀遄归,约仅逾年秉政机。当日燕毛谁与并,后来接踵未应稀。从星元合陪天柱,戴气宁当远日畿。会看传宣燕私第,赐香成雾彩成围。
绿篠欹墙叶叶声,夜凉风细露华清。飘零何幸逢公子,邂逅相看不世情。拟向伯伦求酒颂,不知东野解诗鸣。三峰峰下文章伯,应忆当年阮步兵。
将何写幽意,有此古桐声。为问好弹处,谁来听蟹行。
缆解鸥飞处,船移柳影中。林户桃李月,浦溆蕙兰风。酒浅能无醉,歌长惜有终。赋诗聊泚笔,寓意未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