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新绿涨溪桥,杨柳傞傞弄舞腰。
二月不堪寒尚在,一春无那病相撩。
书编读半懒重读,炉籀烧残欣复烧。
老向人间除妄想,但思混迹向渔樵。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産》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着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柟、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余。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余》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史籍。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混迹》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苏泂。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以及赏析:
桃花新绿涨溪桥,
杨柳傞傞弄舞腰。
二月不堪寒尚在,
一春无那病相撩。
书编读半懒重读,
炉籀烧残欣复烧。
老向人间除妄想,
但思混迹向渔樵。
译文:
桃花新绿涨溪桥,
杨柳摇曳显婀娜。
二月仍寒不堪受,
春天未至病难挠。
读书编写我有些懒,
火炉燃烧却欢燃。
年老除却虚妄思,
只想隐居作渔樵。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者的生活态度和追求。诗中的桃花新绿和摇曳的杨柳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但作者提到二月仍然很寒冷,春天似乎还没有完全到来。这可能是暗喻作者自己的人生境况,他已经年老,但仍然感受到寒冷和病痛。
接下来,作者提到自己读书写作有些懒散,但对于炉火的燃烧却感到愉悦。这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于内心的追求和兴趣,他对于文学和艺术的热爱仍然存在。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只想摆脱尘世的妄想,过上隐居的渔樵生活。这是一种追求自由与宁静的态度,希望通过混迹于自然之中,达到心灵的宁静和满足。
赏析:
《混迹》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和追求。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自己的读书与写作、以及对于隐居的向往,诗中展现了一种对于自由、宁静和内心追求的态度。作者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于生活的体验和对于心灵自由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于读书、写作和渔樵生活的表达,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它呈现了一种追求内心平静与满足的生活态度,同时也透露出对于现实世界的厌倦和对于自由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情感,传达了一种追求自由、宁静和内心满足的哲思。
猩红栀子艺成林,复砌勾栏日映深。隔院似闻催羯鼓,先开一朵是同心。
东方有佳人,靓妆不逾国。蹇修孰知名,矩步依内则。行思飞蝶幸,坐受细虫惑。岂如临江花,落水送春色。
胸次有千年,囊中乏一钱。客来临旅殡,官为雇归船。通德梳新髻,童乌拾旧编。伤心邻巷里,废宅锁塞烟。
看尽人间利与名,归来始觉此身轻。祸机不败漂舟兴,乐事浑输地碓声。破箧虽无衣可典,寒畦已有芋堪烹。余年且健贫何害,剩与邻翁醉太平。
月满江楼午夜钟,多情多病一衰翁。行云不道无行雨,只恐相逢是梦中。
有此名三益,之人可晤言。游藏无俗物,典则似诸昆。剩着书充栋,仍添竹过垣。翻愁长者辙,稀得到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