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宅烦恼窟,尘世忧患海。
唯有颜氏子,箪瓢无吝悔。
有圣人依归,其乐故不改。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火宅》是姜特立的一首诗词,描绘了火宅带来的烦恼与世俗的忧患。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火宅烦恼窟,尘世忧患海。
唯有颜氏子,箪瓢无吝悔。
有圣人依归,其乐故不改。
中文译文:
火宅是烦恼的窟穴,世俗是忧患的海洋。
唯有颜氏子弟,用简朴的生活不后悔。
有圣人的指导,他们的快乐因此不会改变。
诗意与赏析:
《火宅》一诗通过火宅和尘世的隐喻,表达了世俗生活中的烦恼和忧虑。火宅象征着燥热、燃烧和痛苦,代表着人们内心的烦恼和纷扰。尘世则象征着世俗的喧嚣和纷杂,代表着人们面临的各种忧患和困扰。
然而,诗中提到了“颜氏子弟”,他们过着简朴的生活,拥有一颗满足而无悔的心。这里的“颜氏子弟”可以理解为具有高尚品德和追求精神境界的人。他们不受世俗的诱惑和困扰,以简朴的生活态度对待人生,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有圣人的指导,他们依归于圣人的教诲和指引,因此能够保持内心的快乐和平静。这里的圣人可以理解为有智慧和慈悲心的导师或先知。
整首诗通过对火宅和尘世的描绘,以及对颜氏子弟和圣人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烦恼和忧患的深刻思考。诗中传递出一种超越世俗的人生态度,强调内心的宁静和满足,以及智慧和慈悲的引导对于克服困境和保持快乐的重要性。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启示人们在烦恼和困扰中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快乐,以及智慧和慈悲的力量。
矮缾煮粥犹难继,小甑蒸糕岂解常。偶得盐醯便豪侈,晨餐满舍野蔬香。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洁白无瑕美不娇,炯如珠玉粲林皋。独开残腊与时背,奄胜众芳其格高。欲启月宫休种桂,如何仙苑却栽桃。不将品质分优劣,痛饮花前读楚骚。
踪迹未辞鸳鹭客,梦魂先到鹧鸪村。
公主林亭地,清晨降玉舆。画桥飞渡水,仙阁迥临虚。新晴看蛱蝶,早夏摘芙蕖。文酒娱游盛,忻叨侍从馀。
良药扶衰抵万金,渐加糜粥辍呻吟。溪风拂簟有秋意,山影半庭生夕阴。薄俗只成惊老眼,幽居正得遂初心。岸巾待月栏干曲,更觉天公爱我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