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北山顺法师二首》

十年闻问不逢人,一面相逢过所闻。
高士不应轻俗士,欲将污脚上垂云。

作者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作品评述

《寄北山顺法师二首》是宋代陈师道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十年中我未曾遇见,
一次相逢却谈及所闻。
高尚之人不应与庸俗者为伍,
我欲抬起污秽的脚步,追随云彩而去。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陈师道向北山顺法师寄托的心情和思考。陈师道在诗中回顾了过去十年中自己未能与顺法师相遇的遗憾,但当终于有机会见面时,他们却能畅谈所闻所见。诗人认为高尚的人不应与庸俗的人为伍,他表示自己希望能够拔起那些沾染污秽的脚步,向着高尚的目标追随云彩飘逸而去。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北山顺法师的相遇和交流。诗人通过十年的等待,表达出对顺法师的憧憬和思念之情。虽然诗中没有具体描述两人的对话内容,但通过一面之缘的相遇,诗人在顺法师身上找到了共鸣,两人能够畅所欲言,讨论各自所闻所见,体现了志趣相投的情感交融。

诗人在表达自己对高尚与庸俗的理解时,使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他认为高尚的人应该独立于庸俗之外,不受庸俗世俗的影响。诗人希望自己能够超越庸俗,追随云彩般的高尚品质,表达了对美好和纯洁的向往。

整首诗词意境优美而富有哲理,展示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人生境界的思考。通过与北山顺法师的交流,诗人得到了心灵的满足和启迪,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通过对高尚与庸俗的对比,传达出了一种对美好生活和纯洁心灵的向往。

  • 《望石湖》

    治平寺南湖翠昏,柳枝茭叶见滩痕。楞伽不管无情雨,一夜吹花落范村。

  • 《登云庵》

    屠苏对碧溪,霜草露幽蹊。顾我丘壑醉,知谁尘土迷。萝门窥窈窕,雪磴履高低。猿鸟未相弃,伴人烟树栖。

  • 《杏园花落时招钱员外同醉》

    花园欲去去应迟,正是风吹狼籍时。近西数树犹堪醉,半落春风半在枝。

  • 《春去》

    萍藻经春高石床,水亭终日柳花香。坐忘屋里青山近,卧起天涯绿草长。楚国登楼空作赋,梁园啼鸟苦思乡。东栏芍药三年别,谁护西湖夜雨狂。

  • 《摄事十三首》

    丽斫割牲,以炰以烹。博硕肥腯,芳羞神明。祖考来格,享于克诚。如闻声欬,式燕以宁。

  • 《蝶恋花》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