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甚长须酒破除,酒能作病又何如。
故人欲问春来趣,多病还于酒醆疏。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寄毕叔文二首》是宋代赵蕃的作品。这首诗以描述自己闷郁的心情和对酒的矛盾态度为主题。
诗词的中文译文:
第一首:
寄毕叔文一
闷甚长须酒破除,
酒能作病又何如。
故人欲问春来趣,
多病还于酒醆疏。
第二首:
寄毕叔文二
世事茫茫难自持,
心源岂止酒能知。
欲教病客消愁瘦,
疗病须求酒不辞。
诗意和赏析:
这两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困惑和对酒的矛盾心态。诗人感到自己心情沉闷郁结,希望通过饮酒来排解,但同时也明白酒会导致疾病。在第一首诗中,诗人提到他的朋友想了解春天的趣味,但他却因为多病而无法享受春天的美景,只能借酒消愁。第二首诗中,诗人认为人生充满了无尽的困惑,心灵的滋养并不仅仅来自于酒。他想教病患者以其他方法来减轻忧愁,治疗疾病并非仅仅依赖于酒。
这两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酒的矛盾态度,反映了他对人生困境和自我救赎的思考。诗人深知酒能够暂时排遣忧愁,却也意识到酒引发的疾病带来的困扰。他思考着如何在困境中寻找心灵的滋养,而不仅仅依赖于酒的安慰。这种内心的矛盾和思考,使得这两首诗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和思索。
总的来说,这两首诗通过对自我困境和对酒的矛盾态度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它们展现了对内心苦闷的抒发,以及对治愈和心灵滋养的渴望。
疾风吹怒雨,天地闭青春。眼忽惊晴色,心如见故人。迁莺元未老,战马渐无尘。黄鹤楼前路,轻帆好问津。
重阳时节。满城风雨,更催行色。陇树寒轻,海山秋老,清愁如织。一杯莫惜留连,我亦是、天涯倦客。后夜相思,水长山远,东西南北。
儤直稍宽庚伏暑,传宣来自玉皇家。冰盘满掬三危露,金榼频{奭斗}九醖霞。衙鼓骤惊行抱牍,索铃犹误吏催麻。叵堪厨酿甜如密,漫倚桥栏看水花。
雅怀素态,向闲中、天与风流标格。绿锁窗前湘簟展,终日风清人寂。玉子声干,纹楸色净,星点连还直。跳丸日月,算应局上销得。全似落浦斜晖,寒鸦游鹭,乱点沙汀碛。妙算神机,须信道,国手都无勍敌。玳席欢余,芸堂香暖,赢取专良夕。桃源归路,烂柯应笑凡客。
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辞甚美。予裴回末利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
双扉碧峰际,遥向夕阳开。飞锡方独往,孤云何事来。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相送东郊外,羞看骢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