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表里绝狼烟,幕府朝朝醉玳筵。
合乐中军雄鼓吹,传杯四座艳花钿。
行春好驻桑郊骑,卜夜谁谈雪宾禅。
梁苑并门杳千里,离怀愁对月婵娟。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寄并州张给事》是宋代杨亿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河表里绝狼烟,
幕府朝朝醉玳筵。
合乐中军雄鼓吹,
传杯四座艳花钿。
行春好驻桑郊骑,
卜夜谁谈雪宾禅。
梁苑并门杳千里,
离怀愁对月婵娟。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对给事张公的思念之情。山河遥远,彼此相隔,不再有战争和烽烟的蔓延。张公身居幕府之中,每天都过着醉心玩乐的生活。中军奏乐声响,雄壮的鼓声回荡,人们举杯畅饮,四座上的美女佩戴着艳丽的花饰。春天来临,最适宜驻足在桑树郊外骑马游玩,不知道夜晚时谁会谈论雪中来客的禅宗修行。梁苑和并州的城门看似遥远,实际上只是千里之遥,离别之情令人感到忧伤,对月亮抱着愁思,月光如婵娟的女子。
赏析:
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杨亿对友人张公的思念之情。诗中使用了山河表里、幕府朝朝、合乐中军等词句,展示了时代背景和诗人的感受。描写中军雄鼓吹、传杯四座艳花钿的场景,表现了张公身居高位、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桑树郊外和夜晚的禅宗修行,展示了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的交织。最后,描写离怀愁对月婵娟,表达了诗人对张公的思念之情和离别之苦。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优美的意象,展示了宋代士人的情感和生活状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我虽生乱离,犹及见前辈。衣冠方南奔,文献往往在。幸供扫洒役,迹忝诸生内。话言犹在耳,造次敢不佩?残年趋死近,孤学与时背;妄出更何求,终老事耕耒。史君稽古学,力大障横溃;广文亦伟士,名字震当代。同舟肯过我,凛与前修配。忧时抱忠鲠,论事极慷慨。嗟予虽益衰,耳目
关雎于飞,洲渚之湄。自家刑国,乐且有认。
野寺何所有,梅花如玉盆。客愁浩如许,我声已载吞。大士坐丈室,燠若阳谷温。从来第一义,入耳简不烦。不谓兵火余,见此只树园。仰沐方外契,蔼然风味存。我诗如废井,已涸宁有源。又如既老马,力尽不复奔。空余浩然气,踵见常焞焞。熊经非我事,讵以胎息论。蒙庄岂达者,区区
只对西湖也自凉,雨余天更辟商羊。水交秋色心田静,风入山花鼻观香。别驾殷勤能高醴,五曹嬉戏且逢场。凤凰池上今文伯,犹忆春闱夜卷长。
旌斾朝驱入翠微,东风闲访故山薇。金龟换酒留僧住,白鹤穿云伴客归。月影坐移栖凤竹,泉声静绕钓鱼矶。中原那似开元日,得学巢由远是非。
因我得礼汝,乾坤粟粒许。若要除三害,无过问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