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亳州林待制》

湖海相望阙寄声,云林过雨未全晴。
青衫作吏非前日,白首论文笑後生。
似听儿童迎五马,稍修书札问专城。
一闻苦李蒙庄句,不复人间世後名。

作者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作品评述

《寄亳州林待制》是宋代陈师道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林待制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湖海相望阙寄声,
云林过雨未全晴。
青衫作吏非前日,
白首论文笑後生。
似听儿童迎五马,
稍修书札问专城。
一闻苦李蒙庄句,
不复人间世後名。

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如下:

诗的开篇,通过描述湖海相望的景象,把诗人思念之情寄托其中。湖海的辽阔使得声音得以传遍远方,诗人将自己的思念之声传到亳州的林待制那里。

接着,诗人以云林过雨未全晴的形象,暗示了友人身处的境况并未得到完全的明朗。这里的云林可以指代友人所在的地方,雨未全晴则意味着友人所面临的困境或挫折。

第三、四句是诗人对友人的表述,他说友人曾经穿着青衫从事官职,但如今已不再是当初的模样。青衫作吏非前日,白首论文笑後生。这里表达了友人在官场中历经沧桑,白发已经论证了他的学问,但同时也带着对年轻一代的自嘲和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似乎听到了儿童迎接五马的声音,稍修书札问专城。这里的五马可以指代友人曾经的辉煌和荣耀,而儿童的迎接则象征着友人在他们心中的尊敬和仰慕。稍修书札问专城,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在文学上的成就和专注所表示的敬佩。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李蒙庄的赞美和对友人后世声名的担忧。一闻苦李蒙庄句,不复人间世後名。李蒙庄是唐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才在当时备受赞誉。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认可,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后世名声的忧虑,担心友人的才华可能不再被后人所传颂。

整首诗词通过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友人境遇的关心和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对自身和友人年华渐逝的感伤和对后世传承的担忧。

  • 《吴宫曲》

    乌鹊桥边春日斜,吴王醉上七香车。西施斗草归来晚,赢得钗头金凤花。

  • 《正朝摘梅》

    蜀地寒犹暖,正朝发早梅。偏惊万里客,已复一年来。

  • 《寓兴十首》

    庭前无繁植,疎竹附梅坡。虽然无巨荫,明月飞来多。

  • 《秋夜》

    缺月黄昏照短垣,一灯明灭尚留残。衰颓但觉风霜苦,忧患不知天地宽。坐想兴亡成感慨,起瞻星象倍辛酸。冻琴弦断书帷冷,槭槭庭梧半夜寒。

  •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

    分明见彻,开口犹难,蓦过重关,转身无路。只这拙处,作么生去。不得有语,不得无语,发机须是千钧弩。

  • 《迟月》

    迟月月已上,清光在高木。未能照我庭,团团隔东屋。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