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陈州朱教授三首》

春雨江干不肯晴,大江栎岸转雷霆。
山头方丈浑无事,扫地焚香看佛经。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作品评述

《寄陈州朱教授三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春雨不停,江岸雷声隆隆的景象。诗人以陈州朱教授为寄托,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春雨江干不肯晴,形容了春天雨水不断,江岸依然阴沉。这种气候的描绘,给人一种沉闷、压抑的感觉。大江栎岸转雷霆,描绘了雷声隆隆,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力量和威严。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山头方丈的生活状态,他过着平静无事的生活,扫地焚香看佛经。这里通过对方丈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宁静、虔诚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以朋友为寄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方丈的生活,诗人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关怀。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春雨江干不肯晴,
大江栎岸转雷霆。
山头方丈浑无事,
扫地焚香看佛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雨和雷声,以及方丈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威严,以及方丈的宁静和虔诚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词给人一种沉闷、压抑的感觉,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朋友的祝福和关怀。

  • 《题黄州谢深道国正山庵》

    就荒山竹重抽笋,新种池荷晚著花。意象全然似村落,又添茅屋两三家。

  • 《画枕屏》

    绳床竹簟曲屏风,野水遥山雾雨蒙。长有滩头钓鱼叟,伴人闲卧寂寥中。

  • 《虞美人》

    疏梅月下歌金缕,忆共文君语。更谁情浅似春风,—夜满枝新绿、替残红。蘋香已有莲开信,两桨佳期近。采莲时节定来无,醉后满身花影、倩人扶。

  • 《杏花》

    红芳紫萼怯春寒,蓓蕾粘枝密作团。记得观灯凤楼上,百条银烛泪阑干。

  • 《题涧饮寺》

    百年如梦竟何成,白发重来此地行。还似萧郎许玄度,再看庭石悟前生。

  • 《次韵王宫教见贻之什》

    家住涛江东复东,渺然云浪接晴空。半生仕路崎岖里,十亩家山杳霭中。来往未成三径乐,笑谈还喜一樽同。强将俚语赓妍倡,曹郐端惭齿卫风。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