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程给事》

忆昔都门手一携,春禽初向苎萝啼。
梦回金殿风光别,吟到银河月影低。
舞急锦腰迎十八,酒酣金盏照东西。
何时得遂扁舟去,邂逅从君访剡溪。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作品评述

《寄程给事》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忆昔都门手一携,
春禽初向苎萝啼。
梦回金殿风光别,
吟到银河月影低。
舞急锦腰迎十八,
酒酣金盏照东西。
何时得遂扁舟去,
邂逅从君访剡溪。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向往。诗中描绘了一个场景,诗人回忆起过去与朋友一起离开都城的情景,听到春天的鸟儿在苎萝上啼叫。然后诗人又梦回到金殿,回忆起那里的风景,吟唱着的诗歌让银河的月光变得更加低迷。接着是描述舞蹈的场景,舞者急促地转动着锦绣的腰身,欢迎十八位客人,喝得酒兴正浓,金盏的光芒照射着东西。最后,诗人渴望着什么时候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乘坐小舟去追寻,与朋友一同游览剡溪。

赏析:
这首诗词以回忆和向往为主题,通过描绘过去和未来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向往自由自在的态度。诗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那些美好时光和追求自由的激情。诗人通过对春鸟啼叫、金殿风光、银河月影、锦腰舞蹈等场景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浪漫的氛围,激发读者对美好时光和自由的向往之情。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渴望,希望能够早日实现自己的愿望,与朋友一同展开新的旅程。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优美,给人以思考和遐想的空间。

  • 《寄员外黄君》

    碧岫层层列杳冥,涟漪环绕贲寒青。韬藏未识古君子,空仰嘉声过洞庭。

  • 《句》

    供帐开天苑,传呼度国门。

  • 《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其十五织妇》

    织妇手不停,心与日月速。常忧里胥来,不待鸡黍熟。但言督县官,立要断机轴。谁知公侯家,赐帛堆满屋。

  • 《旅兴(四十首)》

    忡忡坐虚室,暧暧日向暮。空烟敛曾岑,暝色半高树。缅邈起遐思,逍遥散轻步。婵娟天上月,的醿草间露。物情岂异昔,人事殊非故。芳岁不可淹,衰年况多虑。谅无彭铿术,颓龄那能驻。

  • 《岁寒杂咏》

    箨龙罗立已斑斑,亭锁梅阴翠屋间。王母飞轻频拂水,黄公声远暮还山。

  • 《木芙蓉》

    一作淮南守,再逢霜艳新。花前今日酒,却是去年人。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