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游边忆少年,未尝携刺五侯门。
春风跃马汉南道,落日椎牛淮上村。
科举未为暮年计,穷途不忍向人言。
男儿慷慨头当断,未有人施可报恩。
刘过(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多次应举不第,终生未仕。刘过是抗金志士,曾上书朝廷提出恢復中原方略,未被采纳。漂泊江淮间,与主张抗战的诗人陆游、陈亮、辛弃疾等多有唱和。晚年定居崑山。宁宗开禧二年卒,年五十三(明陈谔《题刘龙洲易莲峰二公墓》)。有《龙洲道人集》十五卷。事见元殷奎《復刘改之先生墓事状》、杨维桢《宋龙洲先生刘公墓表》、明万历《崑山志》卷三。 刘过诗,以原八千卷楼藏明嘉靖刊《龙洲道人诗集》(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龙洲集》(简称四库本)、《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汲古阁影宋抄本《宋群贤六十家小集·龙洲道人集》(简称六十家集)文字与《江湖小集》基本相似,酌予出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寄程鹏飞》是宋代诗人刘过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往事在游边时回忆少年,从未携带利刃去拜见权贵。春风中驰骋在汉南道上,夕阳下砍伐牛木于淮上村。虽未参加科举考试,但不愿在穷途中向人诉说。作为一个男儿,义愤填膺,但尚未找到可以报答恩情的人。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个少年回忆往事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少年时代的遭遇和志向的回忆。诗中展现了作者的慷慨豪情和坚守原则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报答恩情的渴望。
赏析:
《寄程鹏飞》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少年回忆往事的情景。诗人回首往事,描述了自己年少时未曾陷入权贵门第的经历,强调了自己追求理想和坚守原则的态度。作者通过与春风、马、夕阳、牛木等自然景物的对照,突出了自己的慷慨豪情和对于生活的热爱。尽管作者未能参加科举考试,但他并不向人诉说自己的困境,表现出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最后,诗人表达了男儿的情怀,虽然渴望报答恩情,但尚未找到合适的对象。整首诗言简意赅,情感真挚,通过对个人经历和情感的抒发,传递了一种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身名于我两悠悠,形影相忘懒憎酬。拟把一竿沧海去,飘然清世一虚舟。
江淮十日晴,似为归人贶。浊河澜亦霁,颜平容月漾。今朝广陵路,春气转骀荡。邗沟日已斜,瓜洲潮未涨。滞舟江城边,朅来江城上。樱桃淡多姿,杨柳绿无状。江水媚春晓,开此好图障。怪我思江南,请君试一望。
苍山走千里,斗落分两臂。灵泉出地清,嘉卉得天味。入门脱世氛,官曹真傲吏。
君诗三十首,一一敌琅玕。语近终非俗,情闲不似官。姑山蟠郡碧,旴水蘸天寒。景物将才思,相期李杜坛。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水沈一作 水沉)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野水通池石叠台,五营无事隐雄才。松斋下马书千卷,兰舫逢人酒一杯。寒树雪晴红艳吐,远山云晓翠光来。定知别后无多日,海柳江花次第开。